查看原文
其他

终生的记忆 永远的集体(崔文贵)

2018-03-25 作者:崔文贵 知青情缘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期,在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曾出现过一支参照部队建制形式和军事化管理原则组建的水利建设施工队伍,虽然它存在的时间不长,却在西双版纳的水利建设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这支队伍共分为五个水利工程团,原则上一个团负责一项工程。每个团在2、3000人不等,连以上正职由现役军人担任,副职由当地政府或国营农场干部出任,成员则为上海知青(个别团有少量北京知青)。这种组织形式只有在那个特定的年代、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才会产生,在我国水利建设史上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空前绝后。虽然这五个团只存在了短短的四年多时间,但一万多名十六、七岁的少男少女在解放军的带领下,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在版纳兴修水利、建设边疆的重任,他们用鲜血和汗水铸就的五大水利工程至今仍在造福版纳各族人民。虽然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最后又重新回到了大城市。但历史和边疆各族人民将永远记住他们的贡献。而他们自己也因此在短暂的人生经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彼此结下了终生难忘的友谊。


联谊会七名志愿者(会长、副会长)合影


   西双版纳州水利一团三营十一连就是这支水利建设大军中的一个基层连队。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水利一团早已成为历史,三营十一连也早就不复存在。但当年的知青们还在,历史的记忆还在,战友们在艰难困苦中结下的友谊不因时光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而磨灭,反而历久弥坚。在陆续进入退休大军的行列之后,他们又重新聚集在三营十一连的旗帜下,让十一连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在世人面前。时至今日,可以这样说,纵观西双版纳五个水利工程团,八十多个连队,一万多名知青,能像水利一团三营十一连这样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知青战友联谊会,完全依靠战友自愿捐款建立互助基金,及时看望慰问生病住院、家庭困难、因病亡故的战友,定期不定期开展各种旅游聚会活动的基层连队并不多见。毫不夸张的说,可以称得上是以原有连队名称、聚集同连战友有组织、有安排、常态化开展老年活动的一个成功典范。


   十一连知青战友联谊会正式成立于2016年1月。成立的初衷可以概况为二十四个字,即“加深战友情谊,实施互帮互助,开展有益活动,丰富晚年生活”。联谊会设会长1人,副会长6人,并按成员居住区域分为三个小组,各组设组长1人,副组长2-3人。


   联谊会的主要职责是:每年组织战友开展1-2次市内外旅游活动,举办一次年终团拜会活动;负责连队网站和微信群的管理;负责筹集和管理联谊会互助基金,按照基金管理办法管好、用好基金,及时看望看望生病住院或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导致经济困难的战友以及吊唁因病去世的战友;适时开展有关健康养生、科学养老的有益活动;负责编辑、印刷、发放战友回忆录。


在浙江南北湖景区举办纪念赴滇45周年活动.


   知青战友联谊会开展各项活动一律坚持自愿原则,凡联谊会出面组织的各类活动,战友们均可根据本人的身体、家庭、经济、时间情况自行决定是否参加;凡参加联谊会组织的有关活动所产生的费用一律由本人按实际核算数缴纳,再由联谊会有关人员统一对外结算;在活动中,要求所有参加活动的战友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不得有违法乱纪和违背社会公德的言行,并且有服从安排,听从指挥,不擅自行动,确保安全的义务。为了便于大家记忆,我们进一步把它归纳为联谊会活动“四原则”,即“自愿报名参加、服从指挥安排、一切费用自理、安全责任自负”。


圆梦之旅在版纳机场合影


与勐腊县政府领导合影


   联谊会成立二年多来,已先后组织市内外旅游五次,年终聚会三次。特别是2017年组织六十余名知青和部分家属进行了为期十三天的重返版纳的“圆梦之旅”,受到勐腊县委、县政府的热情接待。当年过花甲、两鬓斑白的老知青们身着统一的马甲,排着整齐的队伍,喊着响亮的口号走向县政府大院时,顿时成了勐腊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引得大批行人驻足观看。在县政府召开的座谈会上,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亲自为知青和家属们介绍改革开放以来勐腊县发生的巨大变化,知青代表充满激情的发言引起在场知青和家属们的强烈共鸣。会上,全体知青赠送给县政府锦旗上的十六个字“青春岁月,奉献勐腊;花甲之年,情系边疆”,充分表达了知青们对第二故乡的深情厚谊。会后,县政府领导与知青们共同合影,共进午餐。饭后又派出县政府副秘书长陪同知青们重访当年老连队旧址和亲手修建的水利工程。形成此次“圆梦之旅”的一个高潮。



江苏昆山二日游


游览嘉定紫藤公园.


游览浙江临安太湖源头



江苏太仓一日游.


杭州一日游.


   与联谊会成立的同时,建立联谊会互助基金的工作也正式启动,联谊会筹备组拟定了《十一连知青战友联谊会互助基金筹集及管理办法》,并在战友聚会时进行宣讲,获得一致通过。按此办法,互助基金主要来自连队战友的自愿捐款,办法规定,捐款一律采取自愿原则,首次捐款数额不低于50元,多捐不限。结果,实际捐款时,战友们最少捐款都在100元,不少战友捐款200-300元,最多的捐款1000元。大大超出组织者的预料。首次捐款共筹得款项1万多元,其后,又陆续收到一些战友的捐款,特别令人感动的是一些生病战友在接受联谊会看望慰问的同时,还主动为互助基金捐款,在2017年的圆梦之旅中,一些已领到老年证的战友在最后结算下来,本该退回每人门票钱100元,但大部分人都把这100元钱捐给了互助基金。至今互助基金常年保持在3万元左右,成立两年多来,已看望慰问生病或家庭遭遇不幸战友近40人次,吊唁病故战友5人。许多生病战友面对前来看望的联谊会成员感动的留下热泪。一再感谢来自“娘家人”的关怀。


 赴战友家中看望生病战友.


   2016年4月,联谊会与兄弟连队一起组织部分战友隆重接待了原水利一团三营最后一任也是任职时间最长的营长罗国昌老领导,自七三年底一别,四十三年后再次相见,当年英姿飒爽的现役青年军官如今已是两鬓斑白、年近古稀,相见之下,唏嘘不已,回忆往事,不胜感慨。


   这里不得不提到的是,正是这次申城相见,才使我们与老营长重新建立了联系,也正是在老营长的积极倡导下,才有了联谊会成立以来一次较大的公益行动,即自愿捐款,为长眠在版纳大地四十余年的原十一连知青战友林光辉重新修墓立碑。


 罗营长在战友聚会上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 


 与老营长罗国昌欢聚在黄浦江畔


   上世纪的一九七三年六月六日,原水利一团三营十一连年仅十九岁的知青林光辉不幸因病辞世,这是该连一百九十二名知青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在云南西双版纳因病去世的知青。长眠在边疆大地四十余年的林光辉,一直被同连的战友深深怀念。因此,当罗营长提议为林光辉战友重新修墓时,理所当然地得到全连战友的积极响应和热烈拥护,组织好这次公益活动也成了联谊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当联谊会发动全连战友自愿捐款,为林光辉战友重新修墓立碑时,令组织者万分惊喜的是战友们的捐款热情之高,速度之快,实在出乎意料,着实令人感动。短短三天之内,捐款金额就达三万余元,大大超出我们事先的预计。这中间涌现了不少值得点赞的感人事迹,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战友一次捐款2000元;一位远在美国看望儿子的战友不远万里把500元捐款打到收款人账上;一位与林光辉素不相识的重庆老知青也踊跃捐款;老营长罗国昌更是在云南普洱把捐款打到上海。面对战友们的慷慨捐助,联谊会在感动之余,第一时间向全连战友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为了对全连战友负责,为了把战友们的捐款用好,受联谊会委托,罗营长三下勐腊县勐捧镇(林墓所在地),亲自监督施工,确保了修墓质量。在修墓过程中,引来不少路人前来观看,罗营长积极宣传十一连知青自愿捐款为非亲非故,长眠在边疆大地40余年的战友修墓的故事,引来路人的啧啧称赞,也扩大了这一义举在当地的影响。


为林光辉战友重新修墓


   这次为已故战友修墓,共募得捐款3万余元,使用1.1万余元,余下1.9万余元,经大家一致通过,全部转入互助基金。


   联谊会成立以来,还编辑印刷了一本名为《难忘的青春岁月》的战友回忆录 ,全书刊发了十一连十六位知青战友的二十三篇回忆文章,近九万字。通篇都是真情实景的再现,真情实感的流露。每每读起,都会令人感慨万千,甚至潸然泪下。回忆录发给全连战友人手一本,并赠送给版纳州和勐腊县有关部门,赢得大家的普遍好评。


战友回忆录


   十一连联谊会这所以能把战友们团结聚集在一起,之所以能把各项活动搞得有声有色。靠的是全连战友的信任和支持,靠的是有一支办事公道,勇于吃苦,热心为战友服务的志愿者队伍。我们的正副会长及及各组正副组长都是自愿服务,在所有活动中,都毫无怨言的为大家服务,不谋求任何私利和报酬,深得战友们的好评。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当年十六七岁的知青少男少女如今已进入奔七的行列,全连有十九位战友已先我们而去。按照自然规律,留给我们的时间已屈指可数,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过一个幸福愉快的晚年,不让我们在患难中结下的友谊历久弥坚?




作者崔文贵系赴西双版纳水利一团三营十一连上海知青

推荐阅读链接



【知青岁月】难忘的一件事(周春兰)

【知青回忆】一副担架的故事(秦明娟)

【知青回忆】一  天(吴秋星)

一次难忘的经历(费慧元)

【知青回忆】往    事(顾冬梅口述.陶中文整理

青春序曲(陶中文)

【知青回忆】根正被医生判了“死刑”(许泉根)

难忘的知青岁月(王静治)

【知青回忆】那夜,刻骨铭心(顾冬梅)

【知青回忆】勐 润 初 夜(顾冬梅)

【知青长诗】西征一百韵(马关飞)

圆 梦 之 旅——谨把此文献给曾在边疆奉献青春的知青战友们(陶中文)

圆 梦 之 旅(二)谨把此文献给曾在边疆奉献青春的知青战友们(陶中文 )

【知青故事】回  家(黄胜英)

关于为林光辉战友修墓一事的小结(崔文贵)

忆父亲(崔文贵)

西双版纳,我心中永远的怀念(崔文贵)

【在僾尼族村寨的那些日子 】记我的第二故乡——西双版纳勐腊县南腊山寨(刘海荣)

【勐捧农场往事】摄影趣事(张世扬)

【知青往事】记忆中的民族工作(夏新胜)



   《知青情缘》微信公众平台欢迎你!

朋友们请长按上面二维码加入关注,积极投稿,成为《知青情缘》的读者和作者。

 投稿邮箱:

564636138@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