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推荐|《全球人文视野下的中外文论研究》

商务印书馆上海 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 2024-01-25

全球人文视野下的中外文论研究

(上海交大·全球人文学术前沿丛书)

王宁 著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人文学者王宁教授的一部专题研究文集,分为七章。第一章从理论的视角提出作者建构的全球人文之理念,并就中国人文学术的国际化和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贡献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第二章讨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世界文学研究,为建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文学叙事提出中国的方案。第三章从世界主义的理论视角对世界文学与中国的关系做出思考,不仅提出作者关于世界文学的遴选标准,此外还将中国现代文学放在世界文学的广阔语境下考察。
第四章基于比较的和全球的视角提出了作者的原创理论世界诗学的建构,奠定了作者在当代国际文论界的地位。第五章从中国的视角对后现代主义衰落之后的西方理论思潮做出独到的剖析。
第六章和第七章首次从比较的和全球的视野将当代中西文论大家德里达、艾布拉姆斯、布鲁姆、佛克马、朱光潜、季羡林、杨周翰和王佐良放在同一层面上进行讨论,发前人所未发之见。本书体现了作者的一贯著述风格:前沿性、跨学科性和理论性,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本书亮点


广阔的跨文化视角
王宁教授试图从一个广阔的跨文化视角对马克思主义、世界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权/女性主义等人文思潮下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相辅相成的关系进行评价和理论阐释,并结合其在中国语境中的传播和变形提出中国文学可与国际同行进行讨论和对话的独特见解。
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世界文学研究”一章中,王宁教授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在中国的不同历史时期所经历的几个阶段,以翻译工作为线索,向读者展示了中国的世界文学研究是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从无到有进而以其卓著的研究实绩逐步走向世界的。
而在一个全球化时代,世界主义的话题重新进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视野,在文化领域里谈论全球化和世界主义,必然涉及世界文学。王宁教授在“世界主义与世界文学”一章中着重讨论了世界主义下的世界文学概念在西方的起源、演变、当下的形态和特征,以及评价标准,从而提出中国文学的世界性特征以及如何促进中国文学和人文学术有效地走向世界的策略。
当西方文化界和文论界进入了一个真正的多元共生的时代,后现代主义之后的西方理论与思潮有了新的发展。对此,王宁教授聚焦后殖民主义、女权/女性主义、文化研究这三种最为引人注目的全球性文化理论思潮的宏观描述,勾勒后现代主义之后的西方理论思潮景观,同时也对另一些新崛起的理论思潮的发展前景作出批评性的描述。



全新的文学阐释理论——世界诗学
全书包含王宁教授众多的独到思考,特别是他原创的世界诗学理论——一种有着共同美学原则和普适标准的世界性的文学理论,该理论奠定了王宁教授在当代国际文论界的地位。
在今天世界文学已成为一种审美现实的情况下,文学理论也进入了一个“后理论时代”,它的来临使得边缘理论话语得以步入前台,打破了西方中心主义一统天下的格局,基于世界文学和比较诗学概念构建的世界诗学由此诞生。
在王宁教授的设想中,世界诗学有着清晰详细的理论内涵和迫切的现实需要,它并非简单地来自西方文学或东方文学,也不是两者文学或文论的简单相加,而应该是一种经过东西方文学批评和阐释的实践考验的切实可行的理论概念的提炼和抽象,应该在对优秀的世界文学和理论的扎实研究之基础上加以建构,这样它才有可能被用于有效地解释所有的东西方文学现象。



庞大的中外文论大家研究
本书第六、第七章是王宁教授首次从比较的和全球的视野将当代中西文论大家德里达、艾布拉姆斯、布鲁姆、佛克马、朱光潜、季羡林、杨周翰和王佐良放在同一层面上进行讨论,发前人所未发之见,为读者构建了庞大的文论考据。
讨论西方文论大家时,王宁教授针对德里达的著作《马克思的幽灵》中“解构”行为的阐释发现德里达解构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从艾布拉姆斯与其作品《镜与灯》切入,分析其隐喻意义和对浪漫主义建构的指导意义;探讨布鲁姆“弑父”与修正主义诗学对去经典化和重构文学经典的价值;阐明佛克马在世界文学问题研究中的理论兴趣与观点。
讨论中国文论大家时,王宁教授也聚焦了不同代表人物,帮助读者更好理解国内文论的发展特质,如分析朱光潜的批评理论不仅受到克罗齐和叔本华的影响,也受到尼采和弗洛伊德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梳理季羡林从事中印文学的比较研究和批评的成果;阐释杨周翰如何以一种与时俱进的态度打破“欧洲中心主义”的藩篱;解读王佐良在英国文学批评上的贡献。




作者简介


王 宁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兼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清华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989年获北京大学英文和比较文学博士学位,后获荷兰皇家科学院博士后基金前往乌德勒支大学从事研究。1991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英语系副教授,1992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7年至2000年任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兼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兼创始导师。2000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并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任教,为该校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带头人和创始导师。2010年当选为拉丁美洲科学院院士,2012年入选教育部2011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3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


此外,王宁教授还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文学组评审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会评专家等。学术兼职包括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前任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等。


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性理论、后现代主义、全球化与文化问题、世界文学、翻译学等,除出版三部英文专著和二十多部中文专著以及450余篇中文论文外,还在四十多种国际权威刊物或文集发表英文论文150余篇,收录SSCI或A&HCI数据库论文110多篇,部分论文被译成意大利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德文、俄文、日文、韩文、塞尔维亚文、法文、阿拉伯文等,在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



目录一览


向上滑动阅览


目 录


自序:我的学术历程


第一章  全球人文与中国学者的贡献

第一节  走向世界人文主义: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世界性意义

一、反思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二、二、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世界意义

三、走向一种新的世界主义或世界人文主义建构

第二节  国际比较文学的新格局与中国学者的贡献

一、走向跨学科研究:法美中比较文学研究殊途同归

二、中国学派的崛起及其研究特色

三、比较文学与中国的新文科建设

第三节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人文学术的国际化

一、全球化与全球本土化:西方与中国

二、重建全球化的概念:马克思主义的视角

三、消费文化及其在中国的研究

四、全球化进程中的去第三世界化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世界文学研究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及其中国化

一、翻译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中国

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的贡献

三、改革开放时代的世界文学翻译与研究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世界文学研究

一、世界文学研究在中国:历史的回顾与反思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世界文学研究

三、新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研究

第三节  从毛泽东到习近平的世界文学观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形成

二、重读《讲话》及其当代阐释

三、《讲话》的遗产与当下的意义

四、习近平与世界文学研究


第三章  世界主义与世界文学

第一节  世界主义的概念及其历史演变

一、世界主义概念的起源及萌发

二、世界主义的理论化和实践

三、全球化时代的世界主义

第二节  文学世界主义面面观

一、世界主义的文学视野

二、世界主义的文学建构

第三节  “世界文学”的历史演变及当代含义

一、歌德与世界文学的构想

二、世界文学概念的发展和多元建构

第四节  世界文学的评价标准再识

一、“世界的文学”还是“世界文学”

二、世界文学的评判标准

第五节  世界文学语境中的中国文学

一、中国现代文学的世界性

二、世界文学的双向旅行


第四章  从比较诗学到世界诗学的建构

第一节  从比较诗学到世界诗学

一、为什么要建构一种世界诗学?

二、比较诗学和认知诗学的先驱作用

第二节  世界诗学的构想和理论建构

一、作为问题导向的世界诗学

二、世界诗学的理论内涵

第三节  世界诗学建构的理论依据和现实需要

一、世界诗学建构的理论依据

二、世界诗学建构的现实需要


第五章  后现代主义之后的西方理论与思潮

第一节  后殖民主义的崛起和“中心化”尝试

一、后殖民理论与后殖民地文学

二、后殖民理论大家述评

三、后殖民主义的二重性特征

第二节  女权 / 女性主义的多元发展和走向

一、女权 / 女性主义的三次浪潮

二、当代女性主义的新走向

第三节  面对文化研究大潮的冲击

一、文化研究在英国的兴起

二、当代文化研究的多元发展

第四节  流散写作和文学史的重新书写

一、流散写作的历史与现状

二、华裔流散写作与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

第五节  全球化与文化的理论建构

一、全球化的经济与文化

二、全球化的文化和文学建构

第六节  生态批评与环境伦理学的建构

一、文学中人与自然之主题的演变

二、生态批评:西方与中国

第七节  性别研究的新课题:女同性恋和怪异研究

一、文化研究语境下的性别研究

二、性别研究视野下的女同性恋研究

三、怪异或酷儿研究

第八节  比较文学学科的死亡与再生

一、学科的“死亡”之风波

二、比较文学的危机与转机

第九节  语像时代的来临和文学批评的图像转折

一、读图时代的来临

二、语像写作与批评


第六章  西方文论大家研究

第一节  德里达的幽灵:走向全球人文的建构

一、德里达及其解构批评在中国

二、解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幽灵之一

三、走向全球人文的理论建构

第二节  艾布拉姆斯与《镜与灯》

一、《镜与灯》的奠基性意义和影响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全球化现象

三、浪漫主义:走向一种当代形态的乌托邦建构

第三节  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修正主义”

一、布鲁姆:从“弑父”到修正主义诗学

二、去经典化和文学经典的重构

三、布鲁姆之于当今中国文学批评的意义

第四节  佛克马的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

一、文化相对主义与比较文学研究

二、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

三、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


第七章  中国文论大家研究

第一节  朱光潜的批评理论再识

一、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阐释者和批评者

二、接受与影响:比较的批评和分析

三、朱光潜现象: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格悲剧

第二节  季羡林的东方文学批评与研究

一、东方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的奠基人

二、有理论有思想的文化批评家

第三节  杨周翰的比较文学和西方文学批评

一、借“他山”之石攻中国“之玉”

二、用比较的方法研究国别文学及其超越

三、走向一种自觉的建构

第四节  王佐良的英国文学批评

一、致力于文学史撰写的批评家

二、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评论英国诗歌

三、在广阔的世界文学语境下评价英国文学


王宁著作一览




内容试读

向上滑动阅览


确实,不管我们从事文学研究还是文化研究,我们都离不开语言的中介。但是在形成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过程中,翻译所起的作用更多的是体现在文化上、政治上和实用主义的目标上,而非仅仅是语言和形式的层面上。因此中国现代语境下翻译所承担的政治和文化重负大大多于文学本身的任务。毫无疑问,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尤其体现于对世界语言体系的重新绘图。在这方面,英语和汉语作为当今世界的两大语言,最为受益于文化全球化的进程。


众所周知,由于美国的综合国力的强大和大英帝国长久以来形成的殖民传统,英语在全世界的普及和所处的强势地位仍是不可动摇的,它在全世界诸种主要语言序列中仍名列第一。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全球化给汉语这一仅次于英语的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带来何种后果呢?我们已经注意到,汉语也经历了一种运动:从一种民族/国别语言(主要为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所用)变成一种区域性语言(同时也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的华人所用),最终成为一种主要的世界性语言(甚至在北美和欧洲的华人社区广为人们所用)。


汉语目前在全世界的普及和推广无疑改变了既定的世界文化格局和世界语言体系的版图。而中国学者对中国现代性的建构同样也消解了带有西方中心主义印记的“单一现代性”的神话,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另类现代性”(alternative modernity or modernities)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因此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更是导致了民族—国家的疆界以及语言文化的疆界变得愈益模糊,从而为一种新的世界语言体系和世界文学经典的建构铺平了道路。在这方面,中国学者应该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


◆ ◆ ◆

上海交大·全球人文学术前沿丛书(第一辑)书目

《全球人文视野下的中外文论研究》,王宁 著
《中国古代散文探奥》,杨庆存 著(即将出版)
《哲学、现代性与知识论》,陈嘉明 著(即将出版)
《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还原和视域拓展》,张中良 著(即将出版)
《中国美学的史论建构及思想史转向》,祁志祥 著(点击书名了解更多图书内容)

敬请关注!

◆ ◆ ◆



往期回顾

《中国经典十种》:让经典“活”起来

感受流转千年的意境 | 7本书带你读懂中国古典诗词赋

以“大人文”之视野,探究中国美学的史论建构并重写中国思想史

《风景的意义》 | 如果用哲学的眼光欣赏风景

6本书进入学习欧洲史的新世界!

新书推荐|从“功夫”的角度重新解读儒家“八条目”的当代价值

“那个时代最伟大的艺术史家”|欧文·潘诺夫斯基作品专辑

新书推荐|当语言会漂移……

新书来了!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11月新书盘点

范景中、戚印平译|潘诺夫斯基经典著作《图像学研究》全新修订本面世!



如有转载需求,可关注公众号后
点击 “联系我们” 进行申请
扫码即可关注 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 账号

公众号

微博

书友会

哔哩哔哩

抖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书推荐|《全球人文视野下的中外文论研究》

商务印书馆上海 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