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 个关键词中的 2023:“等”来的政策和行情 (东吴宏观陶川团队)

东吴宏观团队 川阅全球宏观 2024-01-24

(文:邵翔/葛晓媛)

不得不说,2020年疫情之后,每一年都有史上少见的意外和惊喜,2023年也不例外。美国经济经受住了银行危机、没有众望所归地衰退,日本进一步确认走出了失落的30年,美债在熊了10个月后,在今年的最后两个月绝地反击、全年收涨。林林总总,我们把2023年份的“魔幻”总结成四个关键词——“意外”、“3月”、“AI”和“等政策”。

第一个关键词:“意外”。每年经济和市场都会出现一些“意外”,但如2023年这般中美日欧基本面都出现不小偏差的情况并不多见:我们看到了银行危机后美国经济的“韧性”,见证了“失落”了30多年后日本经济的“弹性”,当然也目睹了俄乌冲突的缓和并不能改变欧洲经济偏弱的“粘性”,而对于中国而言,经济数据整体并不差,但是我们可能低估了债务去化周期中通胀疲软的重要性。

而从主要市场预期资产的节奏来看,四大经济体中最贴合经济预期节奏的市场是欧元区前三季度预期和股市一齐逐步下滑,第四季度反弹。中国股市的表现和经济基本面是不相符的,尤其是第四季度。

在基本面边际改善的情况下,股市出现年内单季最大调整幅度,而政策可能是重要的影响因子之一,而2024年,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将是破局的重要因素。

第二个关键词:3月。回顾2020年以来的经验,一年中可能最容易发生意外的时间窗口就是3月,也往往会导致某些重要资产出现拐点

2020年3月,疫情开始在全球扩散,市场紊乱,美股触底、原油暴跌

2021年3月,美联储mini taper tantrum + 拜登政府加大财政支出,美债收益率出现年内高点,黄金出现年内低点

2022年3月,俄乌冲突持续发酵,黄金和原油触及年内高点,其中油价当时的水平,至今难以企及;

2023年3月,美国爆发以SVB硅谷银行倒闭为代表的中小银行危机。市场的恐慌和对经济的担忧逼出了10年美债收益率(3.25%)和原油(布油70美元/桶)的年内低点。

不过美联储的快速响应,通过阶段性扩表、释放流动性转危为机,尽管涉事破产的银行资产规模超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但是破产银行的数量被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

3月成为重要的分水岭随之而来的是在风险情绪修复、流动性扩张下,风险资产的显著反弹,股票、商品先后反弹,债券则普遍下跌。直到10月美债收益率见顶、美联储转向后,全球市场才进入股债齐涨的宽松交易。

第三个关键词:AI。经过了3月银行危机的小插曲后,今年什么资产表现最好?无疑是受益于流动性宽松(预期),且具备一定安全属性或独立逻辑的资产,比如比特币、以太坊为代表的数字货币,比如大型的科技公司。而因为今年整体经济和市场的风险可控,黄金的涨幅反而并不突出。

其中最受瞩目的无疑是以英伟达为代表的AI科技股票,为今年上半年纳斯达克创下1983年以来最好半年表现立下汗马功劳。截至12月29日,英伟达2023年累计涨幅约240%。

有什么股票今年比英伟达表现得更好吗?我们对主要市场的股票进行筛选,发现市值超过50亿美元、2023年涨幅超过英伟达的股票有17支,其中从国别和行业来看,美国和信息技术行业明显领先,除此之外医药行业也有潜力。中国入选的是中际旭创(光模块)和新诺威(功能饮料、保健品添加)。略显例外的是印度,表现出色的股票集中在专业金融服务和工业制造等传统行业。

AI涨了这么多,该不该担心泡沫?从历史对比上看,本轮AI主题上涨的幅度不小,不过考虑到明年大模型等技术的继续更新、龙头企业业绩继续兑现以及转向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期待依旧可以更多一些。

第四个关键词:“等政策”。2023年“等政策”是全球市场绕不过去的话题,全球市场在等美联储“回心转意”,中国市场在等政策发力。而在等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抢跑”,会有反复,其中预期是关键。我们以美债和沪深300为例:

3月中小银行危机是美债多头预期的“峰值”——危机、衰退、政策转向多种预期叠加,然而后续美国经济的韧性和美联储的“固执”使得10年美债收益率站上5%、创下2007年以来的高位。直到第四季度美联储最终选择和市场站在一起,美债国债两个月内扭转今年颓势,全年竟然收正。

对应到国内,市场预期的高点应该在7月24日政治局会议(不提“房住不炒”)前后。不过此后政策发力的节奏偏谨慎,市场反弹的力度和持续的时间均较为有限(一般不超过两周)。对于国内市场来说,2024年我们可能也需要一个“美联储时刻”,宏观政策能够公开表明它一致的取向性——坚定地支持经济和市场。

风险提示:全球通胀超预期上行,美国经济提前进入显著衰退,巴以冲突局势失控,美国银行危机再起金融风险暴露。

相关阅读:

中国式”再通胀“:靠什么?怎么干?(东吴宏观陶川团队)

2024年货币政策的三个“锚”(东吴宏观陶川团队)

地方化债之下,2024年基建如何“挑大梁”?(东吴宏观陶川团队)

11月经济数据:经济回升中的三个结构分化(东吴宏观陶川团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深意(东吴宏观陶川团队)

从政治局会议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东吴宏观陶川团队)

2024年展望:汇率破7的“动机”和意义(东吴宏观陶川团队)

明年财政加力的路径与选择(东吴宏观陶川团队)

2024展望: 5%还需多大政策加力?(东吴宏观陶川团队)

从元首会晤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东吴宏观陶川团队)


东吴宏观

免责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川阅全球宏观)由东吴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设立,系本研究团队研究成果发布的唯一订阅号。

   本公众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

    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已发布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东吴证券研究所及本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对所载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4 个关键词中的 2023:“等”来的政策和行情 (东吴宏观陶川团队)

东吴宏观团队 川阅全球宏观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