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思维

被微信屏蔽
医药新闻

反腐矛头指向钟南山、李兰娟等重磅专家,如何处理成为本次医药反腐的一大考题

医药反腐风暴正在深入,群众的反腐积极性被有效激发,一些在国内享有盛誉的顶尖专家和名医受到了特殊关注,开始被推倒反腐的风口浪尖,如何处理钟南山、李兰娟等重磅专家的涉腐问题,给民众一个怎样的答案,将是这次医药反腐的一道大考题,也是检验这次医药反腐力度和成色的一个试金石。
2023年8月19日
其他

医药反腐别忘了抓300万医药代表,否则反腐就不可能成功

7月以来启动的医药反腐风暴受到了空前关注,成为舆论焦点。据相关统计,截至8月16日,今年以来全国被查的医院院长、书记人数来到了185人,几乎是2022年全年数量的一倍,最近多位退休医院院长书记被查,力度确实很大。8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有关问答》,对这次医药反腐问题进行了全面解答。根据卫健委的解答,本次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要实现全链条、全领域、全覆盖的反腐,整治涵盖了医药行业生产、流通、销售、使用、报销的全链条,以及医药领域行政管理部门、行业学(协)会、医疗卫生机构、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医保基金等全领域,实现医药领域全覆盖。可以看出是医药相关领域的全面反腐整治,无禁区、无死角,反腐的雄心和决心很大。集中整治的重点,是聚焦“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具体来说,重点内容和措施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医药领域行政管理部门以权寻租;二是医疗卫生机构内“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以及药品、器械、耗材等方面的“带金销售”;三是接受医药领域行政部门管理指导的社会组织利用工作便利牟取利益;四是涉及医保基金使用的有关问题;五是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在购销领域的不法行为;六是医务人员违反《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
2023年8月17日
被微信屏蔽
经济

7月经济数据全面恶化,发出了新一轮经济下跌的危险信号

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经济数据,投资、出口、消费、就业、融资全面恶化,看不到什么亮点,有人称为是超预期的“恐怖数据”。虽然随即出台了降息的措施,但资本市场仍然非常失望,A股、香港恒生指数昨天、今天都继续下跌,在年内新低附近徘徊。人民币汇率昨日更是大跌,离岸美元人民币汇率最多跌到了7.34,距离去年10月的历史最低点7.37更是一步之遥,近期创新低的可能性很大。
2023年8月16日
其他

马克龙“联中制美”成为第三超级大国战略只可听听,离现实太远

这种想法很好,谁都想当国际领袖,尤其是像中国、法国这种历史上曾有过辉煌历史的国家,更是有这种强烈愿望。但是,先得看清国际社会的现实状况,衡量自己的实力,找到可行的路径,才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
2023年4月13日
其他

10多年顽固脚气,一抹就好!新西兰人的“脚气克星”,专业拯救脚臭、脚痒!

夏天几乎是每个脚气人士的噩梦整天捂着双脚不透气鞋子和袜子潮湿到黏在一起10多年的老脚气瞬间复发那股酸馊的臭味,实在太恶心!脚汗闷着不止发臭,更导致足部炎症通常伴随着密密麻麻的小疱疹在潮湿的环境下犹如千万个蚂蚁在脚上痒到令人发狂,逼得人挠破双脚说来也奇怪,明明每天勤换袜,勤洗脚可怎么还是会染上脚气呢!其实这脚气问题是半点不由人不仅男人有,女人也有据外国皮肤科医生研究表明:真菌感染是导致脚痒,脚臭的罪魁祸首!不透气的鞋袜就是它们的滋生温床细菌不仅会刺激皮肤,导致瘙痒与汗水发酵还会形成刺鼻的脚臭人体汗腺最发达的部位就是脚丫约25万条汗腺不断分泌汗液而我们平均每日穿鞋时长却超过12小时在汗液和足底角蛋白的滋养下鞋袜表面滋生过多种致病真菌!长期放任细菌侵蚀肌肤脱皮、糜烂、水泡全都找上门!严重的甚至会溃破流浓形成顽固的“烂脚丫”!更糟的是:脚气菌极易传染不仅能在手脚间互传直接接触、共用毛巾/脚盆/拖鞋还可能传染给家人、孩子!为了祛除脚臭脚气用尽了各种方法,洗!泡!涂药!然而市面上大部分祛除脚气的产品为了能快速见效都含有激素成分治标不治本不说,还会造成依赖性想要解决脚气问题,单纯止痒不管用!关键还是得彻底抑制足部细菌!源自新西兰原装进口的Manuka
2023年4月5日
其他

南航教师言论并无大问题,获得网友一边倒支持,应阻止学生无端举报陷害老师的歪风邪气

近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举报老师言论问题的事件在网上引发关注,以致学校3月8日被迫出面进行紧急回应,暂停了教师的工作,并启动调查,将依法依规严重处理。近年来大学生以言论问题举报老师的事件已经好几次了,最终的结果多以学校迫于舆论压力以将教师停职甚至开除结束。回顾这些事件,平心而论,这样处理很多并不妥当,学生所举报的教师出格言论,多数只是有些偏激而已,并无明显的颠覆国家政权、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违法内容,按理学校给教师以警戒,让今后在上课时注意纠正一下就行了,也就是说应该以教育的方式处理,而不应该进行严厉的行政处理。而学生动辄以课堂言论不当举报老师,甚至上纲上线地给老师扣上崇洋媚外、不爱国之类的帽子,陷害老师,这是一种非常恶劣的歪风邪气,可以说是中国几千年专制社会留下的告密诬陷的遗毒,和文革夫妻亲友之间相互举报不良遗风。这种相互举报陷害的不良丑恶风气一旦这社会流行,将让整个社会陷入人与人缺乏信任、互相举报陷害、人人自危的灾难之中。从道德上说,除非有叛国投敌、颠覆政府、贪污腐败或者个人利益被侵害等特殊情况,学生是不应该轻易举报老师的,如果老师出现了一些并不严重的失误,出于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爱护的道德,学生反而应该尽力维护老师;反之亦然。这才是社会应该提倡的师生相处之道。而现在一些学生动辄以言论举报控告陷害老师,显然是一种很不道德的行为,是一种学生陷害老师的歪风邪气,教育部门和学校都应该警告学生,及时阻止这种歪风邪气的蔓延,以免影响的学校师生相互信任关爱的正常空气。南航教师言论并无违法问题
2023年3月9日
被微信屏蔽
其他

12月大疫情以来超额死亡多少人?

去年12月新冠疫情海啸暴发以来,人们都很想知道这场感染达11亿人的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的大疫情,究竟死了多少人,以便对这场疫情的危害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为今后防范和应对大规模的疫情有所借鉴,也为更好地应对第二波疫情做好准备。
2023年2月11日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根据新冠病死规律,本次中国大疫情会死多少人

从去年12月开始的这场席卷全国的千年未见的新冠大海啸,已经持续了1个多月,感染了超过10亿人,如今正处于重症死亡高峰期,全国各大医院急诊重症科爆满、殡仪馆预约排队的现象尚未缓解,许多人都在生死线上挣扎,与病毒和死神抗争!每天都有不少人因奥密克戎病毒的侵害而离世!病毒猛于虎,抗疫形势沉重而惨烈!
2023年1月13日
其他

中国发生12月新冠海啸的三大原因

昨天河南省卫健委发布消息,全省新冠病毒感染率为89%;前不久四川省政府公布的调查结果是,全省新冠感染率超过90%。短短一个月时间,感染率超过80%,感染超过10亿人,这场前所未有的奥密克戎海啸,超出了全世界所有人的想象,颠覆了人类已有的传染病学理论和经验认知。现在全世界的医疗卫生专业人士都还没有反应过来,很多人都不会相信,新冠病毒能在一月之内感染10亿中国人!
2023年1月10日
其他

我们确实严重低估了奥密克戎,全球专家都看不懂中国疫情

一个月来席卷中国的奥密克戎海啸,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有些猝不及防的恐慌和无奈。专家们不是说奥密克戎不可怕,90%以上的人感染后无症状、99%的人不用去医院吗,怎么周围的人感染了都有症状,而且症状不轻?不是说奥密克戎毒性大幅下降,致病率、病死率低吗?怎么一下子医院爆满、120救护车爆满、殡仪馆爆满,各地医务人员都忙于抢救危重患者,与死神赛跑?连坚决为政策站台、堪称官方媒体最红大V的胡锡进也不得不承认:回头看,整个医学界对奥密克戎的整体认识似乎并不很全面。在放开前,我们对感染者中会存在90%以上无症状感染者的普遍性认知显然存在偏差。客观说,“突围”伴随的痛苦和代价比我们预想的多了一些,奥密克戎在北京市造成的海啸式感染超出了预期,而且无症状感染者很少,导致了一些有严重基础病的老年人死亡,这样的代价令人悲伤。但面对有记者“我们是否低估了奥密克戎”的提问,中国疾控中心专家避而不答。认识错了就要敢于承认,这并不丢脸,只有承认了自己认识的不足和错误,才能修正错误,提高认识,对于专业人员来说,这本来是常识和应该遵循的基本职业道德。所以对防控部门专家的这种素养和态度,我们是不敢恭维的,当然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不敢面对现实的作风。当然,也有少数敢于承认错误的专家,比如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上海市医学病毒学会副主任委员缪晓辉最近发文道歉,缪晓辉曾发文坚称绝大多数感染奥密克戎的人连发热症状都没有,大家不用备药,结果他自己和全家都感染了,并且药还是朋友接济的,为此他为自己低估了新冠的毒性和高估了国家医疗物资供应道歉。其实,奥密克戎从2021年11月被发现,至今也才1年的时间,人类对其认识有限,发生认识错误,低估其毒性和危害,并不奇怪。因为国内外目前对奥密克戎的研究还是非常有限的。本次疫情海啸,更是暴露出了我们对奥密克戎认识的不足和错误。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奥密克戎的传染速度超出想象。奥密克戎病毒一出现,就以传播隐匿、速度快著称,在美国2021年12月一个月之内就取代了德尔塔病毒,成为占98%的主流病毒,并从2012年1月开始,迅速成为全世界新冠主流病毒。从传播指数RO值来看,有人估计,在早期没有有效防护措施下,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指数可达到22,也就是一个人感染后会传染22个。流感的R0是1~2。新冠病毒从原始毒株变异到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再到奥密克戎,RO值是从一开始的为1.1变为现在的22。北京奥密克戎BF.7的R0是10~18.6,也就是一个传染18个,18个再分别传染18个等于300多个,理论上只要经过六次传播就能达到3400万人,也即让北京市所有人都感染了。这是目前研究得出的数据,是否准确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尽管有了这些数据,但在中国14亿这么庞大的人口和广阔地域中,1个月之内感染率就超过60%,如北京等许多大城市都超过90%,如此迅猛的速度,是超过国内外所有专家的意料的,就像有人在整个中国上空撒毒一样,是人类传染病理论和实践中从未有过的。过去的那种第一波感染率达到30%~50%,经过三波传播基本达到全体感染的传播模式理论,在这次疫情面前完全失效。可以说现在全球所有的专家都看不懂中国的这次疫情,病毒何以传播如此迅速,传播方式、途径和机理是什么,将成为传染病领域研究的重大历史性课题。二是“90%的奥密克戎感染者都无症状”的观点成了一个笑话。人们对奥密克戎最鲜明的认识是,卫健委从上海疫情暴发以来的每日疫情的统计数据和专家一直宣称的观点是,90%的人感染后无症状,所以根本就不可怕。防控放开时,钟南山、李兰娟等重磅专家都在宣传这个观点,让大家不必恐慌,99%的人都不用去医院。结果大家一感染后全都有发烧、头疼、咳嗽、全身肌肉痛外,心肌炎和白肺患者比例也在增加症状,现在只剩下哪些没感染的没症状。以感染超过了90%的北京为例,估计无症状者最多不会超过5%。所以大家对管理部门和专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和失望,认为是被专家骗了。许多专家也是有委屈说不出口,这不是卫健委提供的权威数字吗?笔者开始完全相信这个观点,所以认为放开后不可怕,每家人想有一个人有症状还轮不上,有什么可怕的?所以错误的结论害死人,现在大家有被欺骗的感觉,专家的信誉也大大受损。经过研究才发现,原来这是防控部门的统计方法出现漏洞人出现的一个“乌龙数据”,所谓的90%以上无症状的人群,并不是经过以来诊断真的没有症状,而是指刚刚核酸筛查出阳性的人,这些人病毒还处于潜伏期、没有出现症状,于是被统计为无症状感染者。专家们都信以为真地认为真的是90%以上的人感染了不会出现任何症状,专家一再科普,群众也都相信了。现在管理部门已经发现了问题所在,中国疾控中心的疫情动态中,已经将“无症状感染者”改为“疑似病例”了。所以,所谓90%的无症状感染者,实际上90%的疑似感染者。三是奥密克戎导致肺炎的风险被低估。国内专家一直强调奥密克戎主要感染上呼吸道,通常不会侵入肺部导致肺炎。正是这样的理解,让管理部门把名称都改了,将新冠肺炎改为新冠病毒了,其用意就是通常不会导致肺炎。这实际上一种片面的理解,从基本逻辑上就能推出,奥密克戎是从新冠肺炎变异而来,怎么不会导致肺部感染和肺炎呢?所谓的不会导致肺炎,只是与新冠原始毒株、德尔塔毒株等相比较而言,肺部感染率较低吧了,之所以如此变异,主要感染上呼吸道,主要是为了逃避疫苗和人体血液中产生的抗体的免疫抵抗,而主要选择感染免疫力更薄弱的鼻腔等上呼吸道,这样会大大增加感染率和传播速度。由此使所有疫苗都对其感染失去了阻止能力,从而使其能进行快速传播复制繁殖。而病毒一旦感染了上呼吸道,在人的机体免疫力不足的情况下,奥密克戎必然会全力向下发展侵入肺部,导致肺炎和其他严重症状,并最终致人死亡。这应该是基本的道理,怎么会因为其主要感染上呼吸道,就认为不会感染肺部呢,即使10%的概率感染肺部,如果感染的人群多了,其危害也一样严重。最近不少感染者出现肺炎、白肺的情况,使人们对奥密克戎不会产生肺炎的认识产生了怀疑。奥密克戎的主要特征是感染上呼吸道,而次要特征是也能够感染肺部,导致肺炎和呼吸衰竭等,也就是能要人的命。这才是对奥密克戎毒性的全面理解。这段时间以来,重症病人越来越多,经诊断绝大多数都有病毒性肺炎。12月29日,中国新闻周刊发表题为《警惕奥密克戎引起的病毒性肺炎,多地重症床位接近临界》的专题报道,指出最近一周医院的救治压力明显加大,老年病人中,病情重的占比高,很多都需要住进重症病房。专家一再强调,新冠变异到奥密克戎之后,对于人体肺部攻击性大大降低,可是现在很多人依然发现肺部感染了,而且还有诱发心肌炎的可能。专家之前很多对于奥密克戎的论断,在疫情大流行后,已经越来越受到诟病。四是简单地认为奥密克戎的毒性低,也是一种片面错误的理解。从各国研究结果来看,奥密克戎相较于新冠病毒的原始毒株和其他变异株,侵害肺部的致病力确实下降很大。香港大学研究团队去年初发表在《自然》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显示,于2021年11月出现的奥密克戎B.1.1.529变异株,在人类肺上皮细胞中,奥密克戎毒株的复制效率比原始株低3倍多。而阿尔法、贝塔和德尔塔这些变异株的复制效率都与原始毒株相似或高于原始毒株。武汉大学的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团队,对小白鼠的研究结果是,奥密克戎致病力比原始毒株下降了40倍。当然,在动物身上的研究结果并不能与人身上等同。这些零星的研究,以及人们的治疗经验,的确表明奥密克戎的致病力、致死率显著下降。但究竟下降到什么程度,至今并没有一个为大家公认的大样本的广泛研究。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奥密克戎的传染力也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2021年,由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研究表明,奥密克戎在支气管中的感染和繁殖速度比德尔塔变异株以及新冠原始毒株快70倍。多项研究表明,奥密克戎同样可能引发严重的“长新冠”症状,对人体健康造成长期乃至终身影响。世卫组织也多次警告称,不要将奥密克戎当作温和的毒株来对待,这种病毒会导致严重疾病。感染奥密克戎的人可能会出现全方位的疾病,从无症状感染到轻度疾病,一直到严重疾病,直至死亡。奥密克戎毒株比德尔塔毒株传播速度更快,且会感染新冠疫苗接种者与感染康复者。就对单个人体的影响来看,奥密克戎的致病力、致死率的确大幅降低,但由于其超级能力,会感染多几十倍的人,所以从对人群的总体危害来看,并不比原始毒株、德尔塔低,甚至会更严重。奥密克戎最大的危害性在于对人群的广泛甚至全员感染能力,使所有有基础病和免疫缺陷的老弱病残人群都受到毒害,这些人感染新冠后,诱发基础病突然恶化,就导致重症和死亡。《英国医学周刊》去年10月份一篇论文指出,新冠轻症患者发生血栓的概率是常人的2.7倍,死亡率是未感染者10倍,新冠住院患者发生血栓、心衰、中风、的概率,分别是常人的27倍、21倍、17倍。这正是奥密克戎的可怕之处,可以成为温柔杀手,看起来毒性低,对健康损害小,但由于能大量感染老弱人群,就可能在总量上造成更大的危重症和死亡危害。在此,我们可以从能量守恒定律的逻辑,提出一个新冠毒害守恒定律。就是奥密克戎从单个毒性看致病力、致死率低,但从人群总体来看致病力、致死率并不低,甚至更高。从病毒不断增强生存净化能力来看,总体毒性危害应该是在呈现增强的趋势。所以看奥密克戎的毒性和危害时,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只重症率和死亡率,最终还要看的重症和死亡人数。这才是全面客观的认识问题。而许多专家只盯着重症率和死亡率,不看人群感染率,自然就会得出奥密克戎危险小的错误结论。需要说明的是,国内专家一直宣称的奥密克戎致死率0.1%的这个数据是严重失真的,比真实情况少10倍,对此笔者将另文论述。总的情况是,奥密克戎才刚流行一年,目前人类对这个病毒的认识还相当不够,这次疫情海啸表明,我们严重低估了它的毒性和危害。面对前所未有的新冠大疫情,抗疫之路仍然艰难,每个人都要小心呵护自己的身体!
2023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