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王德滋:山石磊落自成岩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是国家科学技术界和工程科技界的最高学术机构,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江苏自古崇文重教、英才辈出,在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在苏工作的院士群星闪耀、灿若星河,他们是江苏的骄傲与荣耀,他们的精神已成为引领江苏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科学少年社特别推出“弘扬科学家精神”专栏,展示在苏工作院士的光辉事迹,展现他们艰苦探索、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爱党、爱国、爱真理的理念情怀,以科学家精神激励青少年成长,让科学精神薪火相传、代代相继。

德滋

山石磊落自成岩



王德滋,岩石学家。1927年6月生,江苏泰兴人。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5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花岗岩与火山岩研究,曾任南京大学副校长、南京大学地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浆岩专业委员会主任,《高校地质学报》《南京大学学报》主编。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等荣誉。


“自然界的岩石是各种地质作用的结果。比如内动力地质作用的板块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火山,外动力地质作用的风、河流、冰川、湖泊、海洋……都能形成种种岩石。”这是年过九旬的王德滋院士作科普讲座的讲课内容。
纵观王德滋在中国岩石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和精彩人生,何尝不是“内力”与“外力”作用而成?


男儿立志出乡关


1927年6月27日,王德滋出生在江苏泰兴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王心楼毕业于南通师范学校,是一位颇有抱负的教育工作者。然而,童年的王德滋却连遭不幸。7岁那年,他的母亲因病辞世,仅过了两年,父亲又突发脑溢血离开人世。
多年后的一个春天,一缕阳光终于照进王德滋心扉。
襟江小学组织高年级同学游览长江,学校租了几条木船,在内河航行约一个小时,就来到长江边了。大家都很兴奋,因为许多同学是第一次看到长江。
“那天,江风虽然透着凉意,但湛蓝的天空,白云朵朵,长江上帆影点点,真的美极了。我的心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我当时就想:长大以后,我要像徐霞客那样,做一个地理学家,畅游祖国的大好河山。”王德滋回忆80年前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这是王德滋对地质学最初的朴素情怀。
1946年,南京大学前身的中央大学由重庆迁回南京。此时,19岁的王德滋已在泰兴担任小学教师,得知中大招生消息,他专程赴南京应试。考场就设在城南的钟英中学。
这是抗战胜利后,中央大学在南京恢复招生的头一年,江浙沪地区一下涌来3万多人报考。但学校仅录取500人,平均60人中才录取1名,竞争异常激烈。最后,王德滋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央大学地质系,圆了自己的青春梦想。
如果说儿时的梦想是兴趣使然,那么长大后的情怀则是报国担当。
王德滋说,当初报考地质学专业,深层次的原因是受两位地质学前辈的影响。一位是中国地质科学奠基人之一的丁文江先生,1936年他在湖南调查煤矿时不幸因煤气中毒去世,年仅49岁。丁文江是泰兴人,是王德滋崇拜的偶像。另一位是中国第一代地质学家谢家荣,他所著《地质学》一书,有大量祖国壮丽山河的图片,对王德滋产生了巨大吸引力。

▲1988年,在安徽省歙县伏川进行野外教学与讨论。


坚守初心攀高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大学更名为南京大学。王德滋毕业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地质系党总支书记、地质系主任助理、系副主任等职务。除了党政工作,他还承担了大量教学和科研工作。
20世纪60年代,王德滋开始对华南加里东期与燕山期花岗岩进行地球化学对比研究,确认二者有明显区别。当时,南京大学有5项突出的科研成果,被誉为“五朵金花”,“华南花岗石研究”即为其中之一,王德滋则是华南花岗岩研究团队的主要成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科学的春天来了。王德滋先后担任南京大学副校长、地学院院长等职务,工作异常繁重。为处理好工作和业务之间的矛盾,他双肩挑担不歇肩,既把党政工作重担挑好,也没有放下科研的担子。
王德滋的花岗岩与火山岩的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他在国内首次提出“次火山花岗岩”这一创新概念,结束了学术界长期以来将火山岩和花岗岩人为割裂的倾向。20世纪80年代,王德滋与青年教师陈克荣在浙江莫干山发现花岗岩逐渐过渡为火山岩的现象,后来在富春江畔的火山断陷盆地又发现类似现象。经过深入研究,花岗岩与火山岩在时间、空间、物质来源近于一致的前提下,二者属于同一岩浆系统,花岗岩实质是火山岩所构成的“中心式”火山机构的“根”。1989年他在《中国科学》刊物上正式提出“次火山花岗岩”这一理念,并提出次火山花岗岩的判别标志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与沈渭洲在江西考察S型火山岩。


王德滋的另一重要成果是率先发现S型火山岩。在此以前,国际上两位学术权威提出不存在S型火山石的片面观点。20世纪80年代末,王德滋与两位中年教师在江西相山、东乡一带发现证据确凿的S型火山岩,这是一条铀成矿带。继而又在武夷山西坡发现与锡矿有关的S型火山岩。经过几年持续不断研究,他们将S型火山岩划分为富水、富氟、贫水三种类型,不仅修正了前人的观点,而且深化了对S型火山岩成因机制的认识。


当好“伯乐”和“教练”


1997年,古稀之年的王德滋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他认为,人的创造性思维旺盛期是25岁至45岁。为遵守这个自然规律,王德滋再次做出抉择:从学术研究第一线逐渐向第二线转移,做好地质科学的“伯乐”和“教练”工作。
做“伯乐”,就是发现年轻人才,发现千里马,推荐、评选学科带头人,让他们挑起教学科研的大梁;做“教练”,就是用自己从事地质科学几十年积累的经验和成果,为年轻人开展科研工作做方向指引和指导。这是王德滋对自己新“头衔”的解释。
2010年,南京市委组织部为了培养人才,开展了院士与年轻人结对培养活动。83岁的王德滋亦乐于承担这一任务。他的培养对象名叫王军,时任南京园林研究所副所长。王德滋学的是地质学专业,而王军所从事的是园林学科,专业不对口,如何结对培养?他想到了生态学是地质学与园林学这两个学科的结合,于是在南京大学物色了一位从事生态学研究的教授和一位从事古生物、地层学研究的教授,3名教授组成指导小组,专门为培养王军服务。
为完成“南京幕府山生态修复与地质遗迹保护研究”这一研究任务,王军在南京大学进修了一门“生态工程学”课程。王德滋多次赴现场检查和指导王军的研究工作。通过3年不脱产培养,王军完成了一篇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并在《南京大学学报》发表了一篇综合性论文。

▲2010年,王德滋院士(左四)等考察南京幕府山、燕子矶风光带


以知识回报社会


退居科研二线的王德滋,仍然以一名自然科学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回报社会。
2003年9月,南京市与中科院联合组织在宁院士沿江考察,王德滋参加了资源环境组。他与王颖院士和几位教授乘船考察江岸情况,指导随行青年教师和研究生采集水样。2004年1月,他们将考察结果向市领导汇报,提出了保护长江水质、建设黄金水道的建议。2005年盛夏,王德滋又带领调研小组三次赴浦口考察,对该区的交通状况、城镇建设、旅游资源和科技教育进行调研,最后亲自动笔写出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新浦口》的调研报告。
地质遗迹是一种自然遗产。然而,在利益驱使下,南京开山采石不断,地质遗迹遭受毁坏,这引起了王德滋高度焦虑。为制止这种行为,他联合在宁的8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于2007年上书江苏省委,呼吁停止开山采石,保护地质遗迹。省委领导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使宝贵的地质遗迹得以保存。
资源、环境和自然灾害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王德滋深感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性。从2004年11月开始,王德滋先后在江苏、浙江、福建作了6场题为《自然、资源与人》的科普讲座。后来,北京一家数字图书馆把他的讲座制成光盘,通过视频向更多的读者传播。
近年来,王德滋还做了多场“中国观赏石”科普讲座。园无石不秀,斋无石不雅。观赏石是立体的画,是无声的诗。和岩石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王德滋,对观赏石情有独钟。为了让更多的观赏石爱好者了解其科学内涵,让这种地质学与美学相融合的“赏石文化”传播开来,王德滋将观赏石作了分类,并收集了大量图片,从科学与艺术结合的角度进行讲解,使更多爱好者从中受益,增加了对自然的亲近感。
“青年要多一些理想,多一些对科学的热爱,多一些对真理的执着追求。”王德滋对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寄语,正是他精彩科学人生的真实写照。

▲2007年王德滋院士(中)等在汤山观察地层剖面

-END-

文/曹阳

来源:《江苏院士风采录》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编著



往期精彩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钱七虎:奋斗一甲子 铸盾六十年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王泽山:硝云弹雨挥洒万丈豪情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祝世宁:甘为人梯的追光者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贲德:雷达人生“三部曲”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郑有炓:翻过最高的山 遇见最美的风景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冯端:回首向来萧瑟处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方成:仰望苍穹 俯瞰大地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戎嘉余:科研观奠定成功路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都有为:奋斗是实现理想的必由之路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赵淳生:用生命熔铸“超声电机”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张淑仪:光声热电伴春秋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齐康:“凝固的艺术”铸就丰碑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朱兆良:为求双赢的“氮组长”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陈颙:点亮地下奥秘的明灯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周志炎:揭开亿万银杏演化的谜团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