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少年社

其他

关于开展2023—2024年度江苏省青少年科普科幻创作活动的通知

活动官网:www.scol.org.cn(科学传播在线)大赛官网:www.kepukehuan.com(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附件2扫码下载通知文件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报名页面
2023年11月17日
其他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孙义燧:做一名快乐的科学家

时期得以爆发。那时,学校的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学生可以自己到实验室做感兴趣的实验。孙义燧就经常到实验室里摆弄一些小实验,比如自制显微镜等。他将坏灯泡的玻璃弄一片放在用旧铜丝绕成的小圈上,
2021年11月25日
其他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王志新:独树一帜的“酶专家”

岁的王志新和千千万万知识青年一样踏上了北大荒的土地。黑土地用自己的方式迎接王志新:住的是土坯房,睡的是土炕,点的是煤油灯,二十几个人挤在一间宿舍里,每人睡觉的地方只有60
2021年11月19日
其他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王德滋:山石磊落自成岩

祝世宁:甘为人梯的追光者弘扬科学家精神丨贲德:雷达人生“三部曲”弘扬科学家精神丨郑有炓:翻过最高的山
2021年10月25日
其他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周志炎:揭开亿万银杏演化的谜团

祝世宁:甘为人梯的追光者弘扬科学家精神丨贲德:雷达人生“三部曲”弘扬科学家精神丨郑有炓:翻过最高的山
2021年10月14日
其他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陈颙:点亮地下奥秘的明灯

祝世宁:甘为人梯的追光者弘扬科学家精神丨贲德:雷达人生“三部曲”弘扬科学家精神丨郑有炓:翻过最高的山
2021年9月27日
其他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朱兆良:为求双赢的“氮组长”

祝世宁:甘为人梯的追光者弘扬科学家精神丨贲德:雷达人生“三部曲”弘扬科学家精神丨郑有炓:翻过最高的山
2021年9月6日
其他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齐康:“凝固的艺术”铸就丰碑

俯瞰大地弘扬科学家精神丨戎嘉余:科研观奠定成功路弘扬科学家精神丨都有为:奋斗是实现理想的必由之路弘扬科学家精神丨赵淳生:用生命熔铸“超声电机”弘扬科学家精神丨张淑仪:光声热电伴春秋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
2021年8月24日
其他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张淑仪:光声热电伴春秋

俯瞰大地弘扬科学家精神丨戎嘉余:科研观奠定成功路弘扬科学家精神丨都有为:奋斗是实现理想的必由之路弘扬科学家精神丨赵淳生:用生命熔铸“超声电机”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
2021年8月17日
其他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赵淳生:用生命熔铸“超声电机”

20世纪70年代,从事振动研究的赵淳生经常和法国人打交道。一次,翻译把“随机振动”译成了“随着飞机振动”,这促使他下决心掌握法语。这时候的赵淳生虽已40出头,但还是挤时间出现在法语课堂上。
2021年8月5日
其他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都有为:奋斗是实现理想的必由之路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是国家科学技术界和工程科技界的最高学术机构,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江苏自古崇文重教、英才辈出,在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在苏工作的院士群星闪耀、灿若星河,他们是江苏的骄傲与荣耀,他们的精神已成为引领江苏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科学少年社特别推出“弘扬科学家精神”专栏,展示在苏工作院士的光辉事迹,展现他们艰苦探索、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爱党、爱国、爱真理的理念情怀,以科学家精神激励青少年成长,让科学精神薪火相传、代代相继。都有为奋斗是实现理想的必由之路都有为,磁学与磁性材料学家。1936年10月生,浙江杭州人。
2021年7月20日
其他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戎嘉余:科研观奠定成功路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是国家科学技术界和工程科技界的最高学术机构,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江苏自古崇文重教、英才辈出,在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在苏工作的院士群星闪耀、灿若星河,他们是江苏的骄傲与荣耀,他们的精神已成为引领江苏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科学少年社特别推出“弘扬科学家精神”专栏,展示在苏工作院士的光辉事迹,展现他们艰苦探索、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爱党、爱国、爱真理的理念情怀,以科学家精神激励青少年成长,让科学精神薪火相传、代代相继。戎嘉余科研观奠定成功路戎嘉余,地层古生物学家。1941年12月生,浙江鄞县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古生物学专业,1966年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研究生毕业,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任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研究员、科技部“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开放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地层委员会志留系分会主席。长期从事早-中古生代海洋无脊椎动物腕足动物的系统分类、群落生态和生物地理及相关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国家有突出贡献留学回国人员、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荣誉。有首歌中唱道:“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说话……”的确,对于普通人而言,亿万年前的化石只是冰冷的石头而已,而对于古生物学家,那却是一块会说话的石头,它记载了亿万年前地质变迁的秘密。揭示这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就可以推断出地球发展过程中各地史时期环境气候特征及演化变迁。在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有一位研究腕足动物的院士专家,他就是戎嘉余。在这个冷僻的专业领域,他默默无闻地研究了一辈子,取得的成果却很有价值。▲2020年11月25日,戎嘉余院士参加由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主办的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科研需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戎嘉余出生在上海一个商人家庭,兄弟姐妹八人,他排行老末。1958年夏天,当他即将填报志愿参加高考时,从苏联考察地质回国的哥哥戎嘉树和他进行了一番长谈。戎嘉余朦胧地意识到,地质工作对于祖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以及从事野外工作有着特别的艰辛与乐趣。他决定报考地质院校,填报的第一志愿就是北京地质学院地质测量与找矿系。后来,戎家兄弟都成长为我国地质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一个研究火成岩,一个研究沉积岩中的化石,成为一段佳话。在北京地质学院,老师们教育戎嘉余:一方面要学习地质知识,有独立工作和单独在野外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进行思想和意志品质的磨炼与考验,在艰苦的环境中培养不怕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大学毕业时,戎嘉余毫不犹豫在志愿书上填写了:第一志愿,贵州;第二志愿,新疆。戎嘉余上学期间,正是国家的三年困难时期,他以那一代青年特有的爱国热情志愿献身边疆、献身基层、献身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后来,戎嘉余因考上了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生,没能去到他最想去的地质科研一线。在其后的几十年工作中,他多次来到古生物化石保存最为丰富和完整的贵州省。“文革”期间更是既在解放军农场接受过劳动锻炼,又被派往我国西南地区的崇山峻岭坚持野外考察,曾一年中有8个月时间连续住在贵州、四川山区乡野间。当年在野外的8个月,却是戎嘉余度过的最美好的科研时光。他在这里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地质剖面,找到了很多难得的古生物材料,参加了《西南地区生物和地层图册》的编写,该项成果在国内和国际都引起轰动。1982年,在挪威奥斯陆召开的奥陶纪国际会议上,戎嘉余受邀做了题为《奥陶纪末期赫南特贝动物群的分布及其涵义》的大会报告,引起国际专家的广泛关注。而这些科研成果,无一不是建立在他那段西南地区野外考察的基础之上。▲2015年9月,赴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研究站进行生态文明考察。科研需要品尝孤独与寂寞戎嘉余不喜欢媒体采访他,甚至是对采访持谨慎态度。他觉得自己做的就是默默无闻的平凡工作,没有必要去报道甚至去炒作。他说达尔文构思《物种起源》时,过的就是平平淡淡的日子。我们要向达尔文学习。如果达尔文想的是一夜成名,想的是多少年薪,想的是名与利,那他就无法沉心静气写出这本巨著。“科研需要品尝孤独与寂寞”,这是戎嘉余的深刻体悟。只有孤独寂寞了,才能平静地思考很多问题。戎嘉余说现在很多年轻人感到科研压力大,因为出了多少高影响因子的论文,几乎成为评价科研水平的唯一标准。不少专家学者也是整天陷于开会、奔波在差旅途中。戎嘉余说,搞科研的人如果整天跑跑颠颠,浪费时光,是不行的,科研就要花费大量时间,付出大量艰辛,就要有孤独和寂寞下的沉思。戎嘉余长期致力于地质历史时期腕足动物的系统分类研究,建立了我国部分时期的化石序列,揭示了各动物群的多样性和特殊性,为基础薄弱的早古生代腕足动物研究作出了贡献。他率先在国内开展早、中古生代腕足动物的群落生态研究,多次进行全球腕足动物化石群总结,识别出晚奥陶世、中晚志留世生物地理区等;应邀完成世界权威论著《无脊椎古生物学论丛》中腕足动物卷三个目级分类单元的编写,合作创立了扭月贝目的分类原则,阐明其宏演化的趋势;他与合作者在中国东部奥陶纪地层中发现全球最早的石燕化石,首次揭示其腕骨构造的演化和石燕类散布的规律,被世界权威认为是研究石燕类起源和腕足动物腕螺的经典成果;他提出中国志留系对比的新观点,为确立与全球对比、区测填图和古地理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他常年追踪古生物学研究前沿,最早开展华南志留纪海平面升降研究,积极组织并主持《理论古生物学文集》编写,为推动中国古生物学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可是,面对累累硕果,戎嘉余仍谦逊地说自己有太多问题搞不清。▲2017年3月,受邀赴浙江大学进行讲学。科研需要团结协作国内古生物学界门类众多,长期以来都是自己做自己的研究。戎嘉余感到,十分有必要把国内专家学者团结、组织起来,围绕“重大地史时期生物的起源、辐射、灭绝和复苏”这一大主线,根据中国宝贵的古生物材料,结合世界的相关信息,探索地球有生命以来30多亿年间的变迁和演化。他的提议得到国内学术界和科技部支持,被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批准立项,于2000年4月正式启动,并获得国家2000多万元的资金资助。这是我国地层古生物研究领域当时受资助最高的项目。戎嘉余担任该项目首席科学家,来自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西北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12个单位的80多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此项目,创造了又一个令人惊叹的新纪录。项目执行过程中,还有更多的博士后和研究生参加进来。可以说这个项目为国家培养锻炼了一批古生物研究领域的人才。当时参与项目的年轻学者,后来很多都成长为各自领域的翘楚。这支团队发扬团结精诚的精神,组织50多位专家学者,以近百年的资料和数十年的工作积累,首次建立了数十个化石门类的数据库,迈出了古生物学界数据共享的第一步。该项目还有许多亮点:如对澄江生物群、热河生物群的深入研究,包括脊椎动物和节肢动物起源和早期演化的研究;对比华南海域古生代三大生物灭绝事件及其后生物复苏的研究……这些重要成果为生命演化提供了举世瞩目的证据。在戎嘉余的带领下,这支浩大的专家队伍励精图治,历时五年编写出《生物大灭绝与复苏—来自华南古生代和三叠纪的证据》《生物的起源、辐射与生物多样性的演变—华夏化石记录的启示》两本专著,并在国内外著名杂志上发表了一大批重要理论研究成果,一大批优秀的骨干人才也因此成长。2006年,该项目被科技部评定为优秀项目。近期,在戎嘉余主持下,20多位学者锲而不舍地历时30年编撰完成了英文巨著《中国显生宙腕足动物属志》,这部著作入选了2017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作者们坚持真实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对中国古生代和中生代9个纪(跨越4.5亿年)海相地层中的腕足类生物进行全面、系统总结,把1883年至2015年间根据中国材料创建的757个属级分类单元逐一查考、再研究和重新厘定,在古生态、古生物地理、古气候环境及全球古地理再造上具有重大学术价值。专著出版后,外国学者纷纷表示祝贺,感谢中国学者为他们的研究提供了长期的莫大方便和精准的资料。戎嘉余现已退休,但仍在相关专业领域里继续前行。-END-文/乔晖来源:《江苏院士风采录》
2021年7月12日
其他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方成:仰望苍穹 俯瞰大地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是国家科学技术界和工程科技界的最高学术机构,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江苏自古崇文重教、英才辈出,在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在苏工作的院士群星闪耀、灿若星河,他们是江苏的骄傲与荣耀,他们的精神已成为引领江苏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科学少年社特别推出“弘扬科学家精神”专栏,展示在苏工作院士的光辉事迹,展现他们艰苦探索、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爱党、爱国、爱真理的理念情怀,以科学家精神激励青少年成长,让科学精神薪火相传、代代相继。方成仰望苍穹
2021年7月5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冯端:回首向来萧瑟处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是国家科学技术界和工程科技界的最高学术机构,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江苏自古崇文重教、英才辈出,在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在苏工作的院士群星闪耀、灿若星河,他们是江苏的骄傲与荣耀,他们的精神已成为引领江苏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2021年6月21日
其他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郑有炓:翻过最高的山 遇见最美的风景​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是国家科学技术界和工程科技界的最高学术机构,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江苏自古崇文重教、英才辈出,在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在苏工作的院士群星闪耀、灿若星河,他们是江苏的骄傲与荣耀,他们的精神已成为引领江苏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科学少年社特别推出“弘扬科学家精神”专栏,展示在苏工作院士的光辉事迹,展现他们艰苦探索、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爱党、爱国、爱真理的理念情怀,以科学家精神激励青少年成长,让科学精神薪火相传、代代相继。郑有炓翻过最高的山
2021年6月7日
其他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贲德:雷达人生“三部曲”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是国家科学技术界和工程科技界的最高学术机构,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江苏自古崇文重教、英才辈出,在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在苏工作的院士群星闪耀、灿若星河,他们是江苏的骄傲与荣耀,他们的精神已成为引领江苏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科学少年社特别推出“弘扬科学家精神”专栏,展示在苏工作院士的光辉事迹,展现他们艰苦探索、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爱党、爱国、爱真理的理念情怀,以科学家精神激励青少年成长,让科学精神薪火相传、代代相继。贲
2021年5月26日
其他

《科学大众》快乐科学校园行丨专家教授走进东台,助力科普宣传周

5月20日上午,由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主办,《科学大众》杂志社承办的“《科学大众》
2021年5月24日
其他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王泽山:硝云弹雨挥洒万丈豪情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是国家科学技术界和工程科技界的最高学术机构,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江苏自古崇文重教、英才辈出,在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在苏工作的院士群星闪耀、灿若星河,他们是江苏的骄傲与荣耀,他们的精神已成为引领江苏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科学少年社特别推出“弘扬科学家精神”专栏,展示在苏工作院士的光辉事迹,展现他们艰苦探索、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爱党、爱国、爱真理的理念情怀,以科学家精神激励青少年成长,让科学精神薪火相传、代代相继。王泽山硝云弹雨挥洒万丈豪情说起中国的四大发明,必然会提到火药。火药的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一千多年前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时光轮回,历史再次重演,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泽山教授,因其在火炸药领域的杰出贡献,成为三次斩获国家科技一等奖的“三冠王”院士,他的研究让中国的火药在现代重焕荣光。情系国防,源自心中的报国种子1935年,王泽山出生在吉林,幼年时铭刻在他记忆里最深的就是不做亡国奴。当时,东北民众被强迫接受伪满教育,但他父亲冒着生命危险,经常悄悄地教育王泽山:“你是中国人,你的国家是中国。”目睹日寇暴行,再加上父亲的谆谆教诲,让王泽山幼小的心灵埋下一颗报国的种子。“我深深感受到,没有国防力量的国家是弱小的、没有话语权的。”他回忆说,那时,强军强国的思想就逐渐生根发芽了,并与他相伴一生。1954年,王泽山高中毕业。抗美援朝的硝烟刚刚散尽,每一个中国人都明白,强国方能御辱,强国必先强军,血气方刚的王泽山也不例外。“我们任何人都不希望有战争,愿世界充满和平,但落后就要挨打,没有强大的国防,就相当于没有自己的国门。”带着这样的理想,王泽山义无反顾地报考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走进这所共和国军事科技“黄埔军校”。他出人意料地选择冷门专业——陆军系统的火炸药专业,成为班上唯一自愿学习火炸药的学生,因为他坚信:专业无所谓冷热,只要祖国需要,任何专业都可以“光焰四射”。翻开王泽山1961年的入党材料,可以强烈感受到他26岁时的报国之心。他这样写道:“我愿意参加中国共产党,在艰巨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中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党的事业是伟大的,我能参加到这个组织中,为共产主义献身是最幸福的。”“民族复兴,人人有责,国家需要什么?我又能担当什么?这些问题,一直是激励我前进的动力。”王泽山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忠诚于党和国家,他捧着一颗拳拳赤子之心,把个人的价值追求紧紧融入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之中,投身于我国武器装备技术的研发、攻关与应用。心无旁骛,一辈子献给一个事业在60多年的科研工作中,火炸药早已融入王泽山的生活。心有所想,必有所成。让他心心念念的事,做得一次比一次成功。为解决废弃火炸药的安全再利用问题,王泽山辗转于辽宁、内蒙古、青海等地的兵工厂和试验场。通过近10年无数次的试验,他带领团队解决了一个个关键难题,将废弃火炸药开发成民用产品,使其成为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宝贝疙瘩”。1993年,王泽山凭借这项技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很快,王泽山又向另一个国际难题“含能材料的低温感”发起挑战。冬天,在零下30摄氏度的阿拉善地区,夹杂着砂石和扬尘的大风吹得人睁不开眼,连记录实验的摄像机都“罢工”了。王泽山在试验场一待就是一整天,晚上还要核对和验证各类数据,反复查找实验过程有无疏漏之处。1996年,时年61岁的王泽山,凭低温感技术摘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关于火炸药,我们需要加深的认识和亟待攻克的难题还有很多。”在退休后“赚回来”的20年时间里,王泽山利用自己独辟蹊径创立的装药新技术和相应的弹道理论,成功研发出远程、低过载与模块装药技术。“这是一种在不改变火炮总体结构,不增加膛压的前提下,通过有效提高火药能量利用率提升火炮射程,同时,降低火药燃烧产生火焰、烟气、有害气体的技术。”因为这项研究成果,王泽山再次荣获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成为国内科技界罕见的“三冠王”。王泽山的科研生涯中,最反感的就是“仿制”研究。他认为,从事工程技术研究,不能一味跟踪国外研究简单仿制,要有超越意识,做出真正有水平的研究成果。同行敬重地说道:“王院士的研究成果,不是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领先!”▲对团队成员进行实验指导。争分夺秒,做研究“总不过瘾”王泽山家里的灯一向是最早亮的。只要没有特殊安排,他会在晚上九点半左右休息,然后凌晨两三点起来工作。“白天的事情太多,凌晨特别安静,适合思考问题。”王泽山说,他通常上午九点到办公室,和各种人商量事情。中午随便吃点饭,稍微休息一下,然后起来继续工作。在王泽山的办公室和家里,储存了不少方便食品,这经常就是他的一日三餐。“直到现在,王老每年仍有一半时间在出差,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2个小时以上。他没有星期几的概念,说起时间都是几月几号。”秘书廖昕说。生活里“争分夺秒”,王泽山却舍得将大把时间扔在试验场。火炸药性能参数的验证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实验过程也颇具危险性。为了能准确收集数据,他总是亲临现场指导实验。在王泽山的脑海里,没有节假日的概念,只有满满的试验安排、深思着的科学问题。即使在获得科技大奖或科研取得阶段性进展后,他也从来没有歇一歇的念头,而是把这作为新的起点继续探求不止。“现在我国虽然在一些火炸药技术上有所领先,但整体实力不如发达国家,有些方面差距较大。要努力扩大优势,缩小差距。”王泽山说,这就要争分夺秒,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搞出几个“撒手锏”。古人说,成功者都有“三上之功”,即枕上、马上、厕上。陆放翁有句云:待饭未来还读书。王泽山也是“待饭未来还钻研”。一天实验做下来,年轻人都觉得疲惫不堪,到了晚上,他还坚持核对验证白天的实验数据。▲现场检测实验装置。言传身教,传承科学“匠心”王泽山始终强调自己是一名“教育科研工作者”,教育摆在第一位,而不单单是一名科技工作者。数十年的科研历程,王泽山团队至今已培养出超过90名博士研究生,其中不少活跃在院校、企业和研究所的兵器研究前沿,成为新一代国防科技领军人才。“院士工作站就是培养人才的很好方式,也在培养院士接班人的方向做出了积极的作用。未来会加大对院士专家工作站团队承担任务的强度,工作越紧凑,创造的价值越高。”这是王泽山对专家工作站的要求。在学生和同事们眼里,王泽山谦逊、包容,他保持着一颗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之心,待人始终保持最大的平等和尊重。南理工校长付梦印说,身为一名80多岁的老院士,王老师常常早上6点多独自拎着包出差。他最怕麻烦别人,从不向学校要车接送。王泽山的手机里,存了一长串特别的号码,居然都是出租车司机的。“要求学校派车,别人就要多跑一趟,有时还会遇到晚点等各种状况,不如自己叫车来得方便。”王泽山喜欢接触和了解各种新生事物。20世纪60年代,王泽山是学校里最先接触计算机的人。如今,在很多学生眼里,虽然王泽山已80多岁,但他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接受度更像个“80后”。在王泽山的带领下,团队近20年先后开展了80多个课题研究,平均每个课题组有2个课题。“我所做的研究,是我们团队共同的事业,离不开每个人的辛勤付出,因为大家拧成一股绳,所以团队的基础特别好,课题自然就很多,完成的质量也会很高。”王泽山说。-END-文/魏知来源:《江苏院士风采录》
2021年5月10日
其他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钱七虎:奋斗一甲子 铸盾六十年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是国家科学技术界和工程科技界的最高学术机构,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江苏自古崇文重教、英才辈出,在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在苏工作的院士群星闪耀、灿若星河,他们是江苏的骄傲与荣耀,他们的精神已成为引领江苏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科学少年社特别推出“弘扬科学家精神”专栏,展示在苏工作院士的光辉事迹,展现他们艰苦探索、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爱党、爱国、爱真理的理念情怀,以科学家精神激励青少年成长,让科学精神薪火相传、代代相继。钱七虎奋斗一甲子
2021年4月28日
其他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祝世宁:甘为人梯的追光者

说起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祝世宁,熟悉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名追光者。“我们团队研究的材料叫做光学超晶格,它能够产生波长不同的激光。在生活中,我们也能用到它,比如探测大气污染、找有毒气体分子,这就需要红外激光,需要光学超晶格。”祝世宁如此介绍自己的研究领域。而立之年考入大学1949年,祝世宁出生于江苏南京。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祝世宁人生的每一个选择,都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1968年底,19岁的祝世宁响应国家的号召,来到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插队。1970年,他又进入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马厂柴油机厂工作。1977年,在一次出差途中,他得知国家恢复高考的消息,这可谓祝世宁人生的转折点。经过紧张的备考,已近而立之年的他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这段波折的经历,并没有影响祝世宁对科学的热爱。对他而言,科学仿佛是一个巨大的磁场,一直深深地吸引着他。即便是在农村插队的时候,他也没忘记在行囊里装上从在大学教书的伯伯那里要来的《生物化学讲义》《遗传学》和一些农业科技类的书籍。艰苦劳动之余,即便再累,祝世宁每天晚上也会在昏暗的油灯下,读上一段书,做点笔记。因为实验能力突出,1990年,祝世宁被召进中国科学院院士闵乃本领导的课题组,从事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与制备工作。此后,他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块能同时产生二色激光的准周期超晶格。2007年,闵乃本主持完成的“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同年,祝世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能走到今天,我觉得有两点很重要:一是特别喜欢做科学研究;二是艰苦的农村劳动锻炼了我,使我面对困难、挑战更具耐力。”祝世宁说。注重培养年轻科研人员专注实验固然重要,但在祝世宁看来,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也同样重要。谈到学术交流,祝世宁给科技日报记者讲了个故事。前些年,南京大学在筹建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时,要建设新楼,学校有关工作人员询问祝世宁的意见:新楼里教授的办公室,是否应该比其他人的更大些?祝世宁给出的建议是,大家的办公室都应该是一样大的,不要给个别人特殊待遇,但是公共区域要大一些。“我觉得,不要把办公室分三六九等,不要有那么多等级;同时,新工学是一个交叉学科,需要经常讨论问题,要规划好公共区域,比如会议室、咖啡厅,这样大家开研讨会的时候,或者有客人到访的时候,我们都可以在公共区域交流。”祝世宁说,学校要创造好的学术氛围,鼓励科研人员互相多交流。大楼建成后,祝世宁的办公室和青年教师的一样大,而且被连在一起,因此大家经常互相串门,对此他很开心。“国家的发展最终是要依靠人才。”对于年轻的科研人员,祝世宁总是寄予厚望。在他看来,青年人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不忘初心,坚持自己对一些问题的判断,有自己的定力,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解决科学问题,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不能太急功近利,要敢于啃“硬骨头”。在日常工作中,祝世宁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年轻人才的培养上。“我总说,要保护好年轻人的创造力,要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给他们创造条件,做他们的‘梯子’。”祝世宁坦言。“人一生就是活到老学到老,不要给自己设一个边界,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思考新问题,勇于接受新知识,我觉得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算是活得非常有趣了。”祝世宁说。(来源:科技日报
2021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