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霍拉山下】二十八、养猪协奏曲(董克荣 )

我们身边的人和事 知青情缘 2024-02-02



霍拉山下


作者:董克荣 




语音:刚哥


二十八、养猪协奏曲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我们连队的生活一点都没有特殊。食堂里伙食单一,到了冬天,天天吃的是大白菜西葫芦,偶尔吃上一次肉,大嫂们在田里劳动时能说上半天。那些嫂子们个个都非常的勤快,如果家里喂上几只鸡不也能改善伙食吗?但她们不是不干而是不敢。当时流传的一句话说,‘养只鸡是刘少奇,下个蛋是张仲翰’。全国人民都知道刘少奇的,那时他正在接受批判;张仲翰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最大的走资派。有些人没事了就喜欢折腾,一旦被他们揪住尾巴够你受的。正因为这个年代特殊,大家宁可天天吃大白菜喝西葫芦汤,谁都不敢冒这个风险去闯红线。


连队里那些从全国各地嫁到霍拉山下的新娘们,现在都成了职工的家属,她们没有工作,可饭还是要吃的,她们远嫁来到新疆就是想把日子过得比老家好一些。于是她们不管不顾,先是养几只鸡,每天可以高高兴兴地捡几个鸡蛋吃。过了一段时间,她们发现没有人告发,连队领导也不批评,胆子就大了起来,不但养鸡养鸭还纷纷挖坑盖起了猪厩,大张旗鼓地养起了猪。


林园三连的家属们看到你养猪了我也养,渐渐形成了一个养猪圈。你家的猪宰了,一时吃不完,就分给养猪圈里的人,下次她宰猪,再把肉还上,这个圈里的人经常能调剂着吃到新鲜的猪肉。弄得我们双职工非常纠结,看到她们宰猪,眼睛都是红红的,嘴巴也是馋馋的,经常会萌生养猪的念头,可就是不敢跨出这一步。


有人嘀咕,这些家属养猪也是违规的呀,连长、指导员怎么不出来管一管?


新来的指导员汪继民确实与连长贾焕章提起过,可是贾连长说:“养猪改善生活,吃得好了就有力气,有了力气干活劲头就足了,这是好事情。说不定什么时候我也会喂上一头。”


贾连长说这话分明是想养猪的前奏,原以为他说说而已,不久,他真的在大会上动员职工养猪。我私下里问贾连长:“你不怕团首长问责吗?”他说:“山高黄帝远,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怕什么?!”贾连长的话一套一套的,把我说得一愣一愣。地处霍拉山下的林园三连距离团部确实有点远,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被疏忽了。


贾连长带头养起了猪,连队里许多双职工跟着都养起了猪,可我不敢,我胆小,还是循规蹈矩夹着尾巴老老实实做人。


猪养大了,养猪的人家都要宰猪了。贾连长来找我,说猪肺不好吃,扔了又可惜,有什么好的办法做得好吃一点?

贾连长一说起猪肺,就让我想起小时候吃猪肺的情景,我的口水禁不住流了出来。那时我和弟弟在家附近的‘梅溪小学’读书,学校对面一个弄堂口有一个老头摆了一个零食摊,放学后学生们都围着零食摊看,那零食有许多品种,每一种零食都色香味齐全,其中有两种是我的最爱。一种是盐金花菜(苜蓿),吃到嘴里咸咸的,咀嚼半天也嚼不烂,很有滋味;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猪肺。那猪肺被切成三角形的薄片,染成金黄的颜色,吃起来似肉非肉,很有嚼劲。早晨上学时买一块偷偷地放在嘴里,直到放学了还在嘴里咬着,有点像现在的口香糖,许多同学都乐此不疲。关键是这两种零食解馋的时间长,要是很快吃完就没有钱去买,只能看着别人吃了。来到新疆后就没见过猪肺,不知道连队里宰了猪,那些内脏都弄到哪里去了?


贾连长见我走神了就说:“想什么呢?”我说:“小时候我吃过肺片。在林园一连食堂工作时,听厨师张仲庆说起过‘猪血灌肺’,可我没有做过。”贾连长让我试试。我说:“试试吧。”


我记得那次在猪血里放了一些玉米粉,还打了几个鸡蛋,又加了点辣椒水拌成稀糊糊状,然后慢慢地往肺管里灌,一边灌一边拍,把猪肺灌得又胖又大。后来贾连长的妻子刘爱兰把卤熟的猪肺切成片送给我吃,我觉得味道好极了,又香又嫩。直到此时我才明白,小时候吃的肺片是没有煮透,所以久嚼不烂!


一天伙房的炊事员翟文田对我说,七个星公社有一个老乡,他家母猪生了一窝小猪,现在断奶了,老翟说去帮我抓一头来。还没等我答应,他就骑着自行车匆匆忙忙地走了。


老乡养的猪

下午老翟回来把一个麻袋放在我家门口,只听见麻袋里面的小猪在吱吱乱叫。我赶紧把小猪放到房间里,小猪就躲在桌子底下,大女儿董岭胆子大一些,用白杨树条逗它,它也不逃。小女儿胆子小,见到小猪就躲得远远的看。我见小猪黑乎乎的很脏,弄了一盆水给它洗洗。妻子夏士澄煮了一盆玉米糊糊给它吃,小猪吃饱后就趴在桌子下面很安静地睡觉了,很乖的样子,就好像住在这里很久了。小女儿见猪不调皮,走过去摸摸小家伙的大耳朵,拉拉它的尾巴,说:“这只小猪佬佬很听话的。”


小猪抓来了,我没有一点思想准备,总不能放在房间里养,赶快挖个厩吧。我忙不叠地找铁锨、十字镐,在门前的林带边挖起来。


这里的土层下尽是卵石不好挖,我忙到半夜才挖成一个一米深的大坑,猪应该逃不出来的。第二天下班回来,再用葵花杆架在半边坑上,拉了一车土,拌成泥浆抹在顶上面。坑里铺一层麦草,又放了一个食槽,猪圈总算完工了。



   小猪在房间里关了一天了,挺安静,我一进门,它就眨巴着眼睛看着我,似乎是我家里的一只宠物。我把小猪抱到厩里,见它在里面转了转,似乎感到满意,就抬起头看着我,大概是饿了,我赶紧往食糟里倒一些糊糊,只听它吧唧吧唧地吃得欢,一会儿就吃完了,然后走到角落里面的草舖上趴着休息。


自从有了这个小家伙,我们全家忙得团团转。两个女儿一放学,就叫嚷着去拔猪草。她们每天连玩带挖‘公鸡母鸡’吃(一种野草的地下茎),还割回许多猪草。时间长了小猪听到女儿的脚步声,就会哼哼地叫唤着抬头讨东西,吃饱了就睡。


小猪慢慢地长成了大猪,到该宰的时候了,我们都有点舍不得。找木工程清利帮忙宰猪,他说没问题。星期天一早,他找了几个人帮忙,从猪厩里把猪吊上来拉走了。小程把猪宰好拉回来说,肥得不得了,有两百斤肉。我说晚上过来喝酒。大家闻讯跑来要肉。我学着家属们的方法,让学校的沈昌钰老师帮我把称,不一会儿大半个猪肉分掉了。我心想,这下好了,加入了养猪圈,不愁吃不到新鲜肉啦。


过了年,沈老师问我还喂不喂猪?我说不喂猪没肉吃,再忙也得喂啊!他说畜牧连的猪种好,休息天回家帮我去抓一头回来。


饲养场


小猪抓回来了,看上去确实漂亮,它肥头大耳,粉红色的皮肤油亮油亮,那副神气活现的样子很逗人喜欢。


第二天下班回来,我先凑到猪厩去看小猪,见厩里没有,跑哪儿去啦?这小家伙刚来时,我就觉得它不安心独处,老是围着厩心急慌忙的转圈走,还不时用前蹄爬在厩壁上,用那乌黑发亮的眼珠盯着我看,那神情很可怜的样子,似乎在说:放我出去吧!现在好了,跑掉了,它自由啦。可是它是如何逃走的,难道那小家伙是跳高运动员?厩深有一米,真是不可想像。


我在连队里找了个遍,最后在毛洪祥家的猪厩里见到了这个小家伙,它正与同伴在拱鼻子玩得欢呢。



   后来麻烦得很,只要人不在,它就跳出厩去找同伴。我隔三差五就要到别人家的厩里去找。你要是看住它,它就不吃东西。


我把厩又往深里挖,小猪跳不出来了,但是没过几个星期,它竟然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死掉了。我早上起来见到那小家伙直挺挺地躺在角落里,那双忧郁的眼睛似乎都没有闭上,很可怜。


第二次养猪就这样失败了。


以后几天下班回家,我呆呆地在家里坐着,夏士澄说你还在想那只小猪啊?我说是。同样是猪,一样的喂养,为什么第二次会失败啊?我得找找原因。


第一头猪是老乡家养的,小猪断奶后,一窝小猪就各奔东西,从小就独立。第二头小猪是从饲养场里买来的,它们生下来后与成群的小猪生活在一起,生活的环境不一样,性格大不同,习惯了集体生活的小猪现在让它独处,还用同样的方法饲养所以会失败啊。


我想到这里有点释怀,又莫名其妙地联想到因材施教。那时我在小学当老师,其中一门英语是新开的课,学生的学习水平差距很大。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调去学校当老师,因为政策的变化,曾经在教师的岗位上两上两下。‘文革’结束了,这次是第三次当老师,虽然我从学校毕业后就来到农场劳动,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教学培训,但是我很努力地想当一个好老师。


这次喂猪的教训,无意中让我受到了启发,心想,对不同的学生不能采取相同的方法。以后在课余时间有针对性的加强对不同学生的辅导,使每一个学生都热爱这门课,取得了好的效果。我送走两届学生到团部学校上初中,在每次英语的统考中,林园三连的学生的整体水平名列前茅。后来团宣教科干事杨来成让沈昌钰老师带口信,要我总结经验。我觉得这是触类旁通从养猪中悟出的想法,不能算是教学的经验,如果说出来一定是怪怪的。最终我还是没去团部学校参加总结会议。我想等我真的能积累一些教学经验后再去总结,养猪的故事放在里面作为调料去讲,大家也许会见怪不怪了吧。





读者精彩留言


《养猪协奏曲》跟帖,与朋友们一起交流。


郁仁娣------《养猪协奏曲》这篇文章看了两遍,我很喜欢,让我又回忆到那个年代的情景,那个时候年轻,想吃沒有……大食堂菜总是老三样土豆、白菜、萝卜,主食是大渣子、馒头、苞米粥,吃不饱,肉很少见,鱼根本看不见,不要说吃好了。也有一帮胆大的男青年晚上偷偷地去捉老职工家的鸡、鸭、鹅宰了吃……。《养猪协奏曲》这篇文章我发给好友们分享了,这也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哦!曾经的往事也锻炼了我们,年轻时吃苦不算苦、老了不苦是幸福。回忆过去,如今开心,保养好自己,祝健康长寿。下面这段话是我摘录的:“人当了一回知青,就像土烧成了陶,永远不会回到那土的状态。既便后来破成了碎片,但永远区别于土,每一个颗粒依然坚硬,依然散发着特殊的光彩!而土,就算是捏成了形,涂上了炫丽的色彩,一旦受压,又回归松散,其间的差距,就是一场火的历炼。”


红花绿叶------董先生的《养猪协奏曲》:做人------循规蹈矩,养猪------好学上进,教学------触类旁通,荣誉------虚心谦让。


何锡骐------云淡风轻,往事随风。青春已过,趣事铭心。


黄建华------养猪与因人施教确实是触类旁通啊!写得精彩还有感悟,真的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看到克荣既会养鸡又会养猪真是惊讶不已。就像我现在写文章吧,该写的都写了,觉得肚里空空,脑子里也一片空白,而克荣却能滔滔不绝地倒出他那么多的生活经历,成就了一笔精神财富,真是羡慕妒忌而恨自己啊!


克 玲------文章提到小販擺賣豬肺的小吃,色香味呼之欲出,讓我回味小時候在香港路邊的小食,有用竹簽串起的豬大腸、墨魚或魚丸,又有甘草欖或梅子,都是當年價格:港元拾先,令我到如今都嚮往的零食。從作者養豬的經驗,看到他們生活的簡樸和很多學問是從親身體驗所得。竟然從養豬的經驗都領悟到教育的竅門 ---- 因材施教。


马家林------今天又如期拜续到董老师的辛勤筆耕之作《养猪协奏曲》,平凡的生活,悟出了人生的真谛。“协奏曲”原意是在一起比赛,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在一起既竞争又协作的意思,一般用于音乐领域。把生活过成“音乐”,是何等美妙、奥秘的意味,从文中一目了然。把外表憨态的猪猪拟人化,赋予情感,与自己交流,意义非凡。使人联想到,今年是农历己亥猪年,格外有趣,回味无穷。从文章中,让我感悟到很多,促使我动脑子,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Linde pang------讀完《養豬協奏曲》後,覺得作者正是当老師的材料,因材施教是教育的根本。求學者在求學途中無所適從,正需要教育者指点迷遵。可惜因作者生活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裏,將壯年時期花在農務上,沒有教育的專業資格也能當老師,做得頭頭是道,並將生活經驗發揮至教育觀念上,十分難得。佩服!


陆春燕------看了这篇《养猪协奏曲》,顿时让我想到了那个年代,我记得小董养的猪宰好后,我家第一个吃到肉。还有老朱头家、张庆福家的猪肉,我都吃过的。后来我家唐小毛心里痒痒的,说也要养猪,我没有让他养,因为有了两个小孩子,已经很忙了。那时林园三连可以说开了全团职工养猪的先例,许多人家都养猪,热闹得很。


陈 琪------革命大溶炉真能锻炼人,小董的邻居、好朋友萝卜头夫妇经常提起他是个能人、干啥像啥,肯吃苦,用心。她还爆料说还会做木匠,缝纫机做衣服、沙发套都在行。每次养猪,宰猪时她家也能开荤,与小董做朋友沾了不少光,也学会了很多。在三连像他这经历的男生为数不多,用现在时尚的话来讲是个暧男。


王丹珠------只知道董克荣养鸡养得好,没想到他还养过猪,而且又将养猪心得活学活用到工作上。我觉得可以去讲,总结经验就应该实事求是嚒!在我看来最令我佩服的是他对生活的态度!


陶文丽------在那时上海支青大概他是第一个养猪的,又多了一项技能,佩服佩服。虽然第二只猪喂死了,是他不知该猪的习性。21团的猪场是名扬在外的,我由于工作关系和种猪场、养猪场常有来往。养猪是很科学的,种猪场对猪的品种更是管理严格,每天喂的饲料都经过发酵,按时按量喂,猪舍也盖得很好,夏天每天冲洗,冬天在室内,多少平方养多少头猪都有规定。小猪一生出来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换了环境当然不习惯了。


韩沧新------又一篇好文!真没想到一个秀才和一个全团出名的女歌唱家夫妻会养猪,简直不可思议,小董不但猪养得好,学生又教育得好,真是双才啊!敬佩!


宋丽敏------哈哈哈,养猪也可养出大学问呢!


程文仁------老董经历丰富!感悟颇深!


陈曼娟------董先生的文笔朴实,娓娓道来,从文字描述中我体会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战士和家属在特殊年代里的不容易,感同身受,致敬!


花月仙------谢谢董克荣给我发来那么多好作品,他的故事真多呀!我看了这些回忆录,仿佛也把我带进了那个年代。由于我在新疆的时间短,对那里的一切了解不深,但不知怎的我对新疆确有着一种深厚的感情,也许那段时光就是最值得留恋和最值得纪念的青春时光吧!当我每次看到文章时,我能想像或体验到那时的情景,有时仿佛自己也融入了角色,从中也感受到那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的滋味,谢谢分享!


宋振荣------那时小家庭可多多经营啊!


崔紫君------有兴趣和爱好生活才有情趣。小董是一个很感性的人,又养猪又养驴,还会写文章,文武全才,真是个大能人,一定能写出更多的好文章!作品可以汇总起来,编纂成随笔集,很有情趣的,相信很多人爱看,尤其是去过新疆的支边青年。


张禾笙------小董不断有文章让我们欣赏,不仅回忆了农场的生活,也增添了老年生活的乐趣。真好!贾连长带头养猪,带领林园三连的职工一起过上有肉吃的好日子,在那个时代,真让人羡慕!这样的领导值得称道!‘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真是太有道理了!小董文章写得有血有肉,生动活泼,就是因为有厚实的生活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历。文章再现了新疆支边知青六十年代的农场的生活,真好!


尤国萍------有意思。小董做的事真不少。凡事都不是一帆风顺,把猪养大更是不容易的!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学着做。去新疆支边的人真是有颗不学心不死的性格!好帖!


郁根生------我在网上看了这篇文章,看得我馋虫都出来了。我曾经到苏州亲戚家,他们请我吃饭时也有肠肺汤,味道好极了,我原以为肺头只有烧汤,原来还可以卤着吃。


金玉珍------董老师真是多才多艺哦,在新疆这个大熔炉里,发挥才能真多,既做了老师,又当过卫生员,还做过炊事员,竟然还做了饲养员,养猪真是了不起,能文能武,全面发展,真来赛,为董老师点赞!


老 王------谢谢你的文章 ,我的老伴很喜欢看你们的短文。


顾世惠------写得真好!从两次饲养猪中看到,来自不同的产地,猪的性格不同,一次成功一次失败,从中理解到教育,育人不能千遍一律。是一个有心人,很多事,在他眼里就是一个故事,一本书。真好!是我学习的榜样!


陈美玲------又看了董先生一篇感人的回忆录,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经历都让他赶上了,面对生活,磨练了他的坚强,勇敢和聪明才智,我还看过他的一篇《八十年代夫妻装》的故事,不论在生活上,工作上,他们全家一起面对艰苦的生活,踏踏实实地一步步走来。我衷心祝愿他们身体健康,幸福快乐过好每一天。


方之明------文章有血有肉,有景有情,读后回味无穷。

张 平------董先生好才华,经常写出我们这一代人曾经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纯真朴实充滿生活气息的故事,仿佛间回到青春的岁月,让人沉浸在回忆之中,过去所经历过的犹如昨天般的在心里翻腾着,忘不了的情怀,那尘封许久的岁月仍然令人难忘难舍呢,谢谢董先生!为他点赞!


王 英------董先生这篇《养猪协奏曲》的文章写得很真实,在那个年代就是这个样子的。谢谢董先生让我们能看到这么好的文章。


贾战疆------文章写得好,大家评得好,我们都爱看,期待董叔叔再出佳作!


马玲玲------在新疆的生活虽然辛苦,还真是丰富多彩啊,还养过猪!董克荣先生虽说是上海人,也是随乡入俗,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既能手握粉笔教书育人,也能喂猪砌圈做肺片。真是时势造就一批“能”人!


春 阳------文章拜读了,写得扑素,真实,生活气息浓厚,又耐人寻味,是篇好文章。谢谢作者的付出。


严承椿------后悔当时就没有一起去新疆,看看文章觉得好有乐趣,好文釆!


娘子军------自已动手,丰衣足食。千古不变的真理。在那个物资缺乏的年代,自已养猪就有得吃了。


吕志中------那时候日子虽苦但总觉得有滋味。


应亚伟------董先生的文章,有着满满的正能量。不管生活在哪个年代,不管顺境还是逆境,他都能认认真真的做好领导分配的各种工作,并且完成得相当出色。对于家庭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男主人,有责任感。在他平凡的生活中,完美的体现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向他看齐,为他点赞!


阳 光------董老师的文章,纯真朴实,充满生活气息。我们都爱看。衷心祝董老师身体健康,幸福快乐!


洪美丽------《养猪协奏曲》写出了我的心里话,当我看到那只小猪还不听话,逃出来和小伙伴一起玩,不禁笑出了声。董老师在那个年代经历了多么艰苦的生活,但是在董老师笔下,艰苦的生活写得生动活泼,体现了他乐观向上的精神,值得学习!



作者简历


董克荣,1944年出生。1964年高中毕业后支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二十一团,曾当过农工、团宣传队演员、炊事员、文化教员、小学校长。1981年回上海在街道集体单位当营业员。1985年考入上海大学政治学院,毕业后调区集体事业管理局工作。曾担任区人大代表、上海市侨联委员、区侨联副主席。曾在《上海新闻晨报》、《新民晚报》、《上海侨报》、《上海法制报》、《经济时报》、《书评报》、《中国仪电报》、《南市报》、《南市外贸报》、《计划管理通讯》、《浦江同舟》、《国家安全通讯》、《黄浦侨音》、《花溪》、《炎黄子孙》等报刊和杂志刊登文章200余篇。2004年退休。




作品荐读

霍拉山下(董克荣 )

【霍拉山下】一、收工曲(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送饭(董克荣 )

【霍拉山下】三、失  书(董克荣 )

【霍拉山下】四、一封航空信的启示(董克荣)

【霍拉山下】五、小乐队(董克荣 )

【霍拉山下】六、献血(董克荣 )

【霍拉山下】七、苇子湖的故事(董克荣 )

【霍拉山下】八、豫剧团里的高手们(董克荣 )

【霍拉山下】九、绝  配(董克荣 )



【霍拉山下】十、伙房学艺记(董克荣 )

【霍拉山下】十一、厨师人生(董克荣 )

【霍拉山下】十二、老友一民 (董克荣 )

【霍拉山下】十三、成长(董克荣 )

【霍拉山下】 十四、向往宁静的生活 (董克荣 )

【霍拉山下】十五、奔向查通沟(董克荣 )

【霍拉山下】 十六、夜行(董克荣 )

【霍拉山下】十七、打井(董克荣 )

【霍拉山下】十八、临时卫生员(董克荣 )

【霍拉山下】十九、那山、那水和那驴(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种植‘百号’(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一、鸡倌(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二、为了水(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三、‘老牛班’里那些人(一)(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三、‘老牛班’里那些人(二)(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三、‘老牛班’里那些人(三)(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四、电影迷(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五、老猪头(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六、一块欧米茄手表(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七、情殇(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 一、黄河路的女人(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  二、孔来福的幸福晚年(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三、谜案(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四、“厕所”梦(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 五、文字工具的演变  (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    六、循环农业村诞生记(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 七、鸟儿情   (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八:幸福养老 (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九:台湾行(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十、动物的野性(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十一、与时俱进的大妈们(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十二;长寿的秘籍(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十三、又见芨芨草(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十四 、踏着‘地标’游法国第戎(董克荣 )



本文由作者投稿《知青情缘》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霍拉山下】二十八、养猪协奏曲(董克荣 )

我们身边的人和事 知青情缘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