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和英国的八件小事儿

翊瑄Camellia 理想屯 2022-05-10

我和英国的8件小事儿

2019年,我买了一张单程机票,告别生活了九年的新西兰,只身一人来到英国看足球,并接受文学的熏陶。谁料到还没站稳脚跟,就撞上了席卷全球的疫情,原定的「欧洲杯」六大城市观赛的美梦泡汤,连带着游览欧洲的计划也付之东流。但乌云背后总有一丝光芒,在英国的这两年又让我体验了全新的文化和生活,封城独处的时候也对自己有了更清晰地认知。那么就在这告别之日,总结下我和英国的故事吧!

#01 足球

作为现代足球的发源地,英国处处充斥着浓郁的足球氛围。绕着公园晨跑时可以看到3、4岁的小朋友们结队训练;英超周末的酒吧里摩肩擦踵,热闹非凡;更不用提亲临赛场看球时震撼的气势和激情洋溢的场面了。


初抵英国,我就直奔曼彻斯特,在阿提哈德球场打卡英超现场比赛,并参观了国家足球博物馆,顺带去老特拉福德球场溜达了一圈。除此之外,还在斯坦福桥球场迎来了我的首场欧冠现场比赛;亲临温布利球场看了卡拉宝杯和社区盾杯决赛;拜访了疫情期间空荡荡的安菲尔德和古德逊公园球场;结识了一众曼城球友在周末组团看球...


最开心的莫过于早早地发掘了格拉利什作为我的新任足球男神,没想到最后竟然转会到主队,这算是慧眼识珠吗哈哈哈哈!同时还和新西兰以及国内的球友哥们们一起玩Fantasy Premier League,尽管大家身居异地,但凭着对足球的热情,也毫无距离感,玩家群内聊得热火朝天,战绩也是焦灼不下。还有幸认识了「从球说起」的两位资深球迷主播,一起聊球感动又开心!


足球不仅仅是单纯的竞技运动,赛场之外还有超多的文化和社会观察点;足球同时引领着我看世界闯天下,体验狂嗨到低谷的情绪过山车;足球世界也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缩影,每个球员陪伴你我的日子只有寥寥数载;足球赛场上更是变幻莫测,让我了解到世事无常,也习惯了2020年带给我们的任何「惊喜」...


虽然没能在英国见证「三喵军团」本土夺冠,但完整看完了欧洲杯也算是圆满完成了来英国的看球任务,期待接下来的几个月可以去欧洲其他球场体验体验,诺坎普,请等我!!!


「通过写作,我将用我的双手来完成我的双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作为球场上无可救药的傻瓜和耻辱,我只能求助于用语言来描述这个我如此渴望却无情拒绝了我的足球」。


-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


#02 故居

因为小学对面就是少儿图书馆,再加上全家老少都是爱书之人,导致我从小就泡在书堆里,看着世界名著长大。莎士比亚狄更斯勃朗特姐妹柯南·道尔托尔金的作品早就深深地印刻在脑海中,长大后又看了诸如阿加莎·克里斯蒂、弗吉尼亚·伍尔夫约翰·济慈乔治·奥威尔的佳作,此次来英国遍一一拜访了他们的故居和博物馆,用行动向这些影响了我的作家们致敬。


在伦敦生活的这两年,养成了留心观察诸多建筑外墙上蓝色牌匾(BLUE PLAQUE)的习惯。自1866年开始,英国遗产委员会(English Heritage)开始在名人居住或工作过的地方安装蓝色牌匾,以纪念这些人物和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之间的联系。我来伦敦之后也打卡了包括奥斯卡·王尔德、莫扎特、梵高、萨缪尔·约翰逊、希区柯克、弗洛伊德和阿兰·图灵等诸多名人的旧宅和故居。


除此之外,也少不了去剑桥牛津利物浦等城镇看看平克·弗洛伊德和披头士乐队生活过的地方,以及皇室成员和科学家学习过的场所。


想象一下抛开索求,来吧就那么简单。

驱走所有贪婪和欲望,就让人们不分你我。

想象一下所有的人们,分享着同一个地球。

你可以讥笑我的梦想,做梦的我并不孤独。

有一天你会跟我一起,让世界拥有同一个梦想。


- 约翰·列侬


#03 市集


如果你是一个爱热闹又喜欢街边小吃的人,那伦敦真是对你的口味!这里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市集,我最喜欢的则是有着一千年历史的Borough Market。Borough Market如今已经拥有超过100多家独立的货摊,瓜果蔬菜,肉类海鲜都应有尽有。另外还有位于市中心的都市集市Covent Garden、世界最大露天古董集市Portobello Market、Camden Town复古集市、东伦敦嬉皮集市

Spitalfields Market、哥伦比亚花市和格林威治市集等等,吃着世界各地的小吃,欣赏着现场音乐,观看人来人往,实在不能要求更多。


临近圣诞之时,更不要错过温情暖意的圣诞市集 (Christmas market)。位于德国德累斯顿的圣诞果脯蛋糕集市 (Dresden's Striezelmarkt)被公认为欧洲最古老也是规模最大的圣诞市集,距今已经有585年的历史。虽然暂时还没能去最原始的德国圣诞市集凑凑热闹,但英国的圣诞氛围也丝毫不输邻国,尤其是伯明翰的法兰克福圣诞市集,更是被称为「德国以外最德式的圣诞市集」。


我从来都是喜欢市集大于超市,因为有更多的机会和小商贩们聊聊他们的产品,听听那背后的故事。



「一个人如果厌倦了伦敦,那他也就厌倦了生活,因为伦敦有人生能赋予的一切。」


- 塞缪尔·约翰逊


#04 书店

如果你像我一样喜欢触摸纸张的质感,细嗅书本的气味,希望眼界所到之处全被书架覆盖,耳边还有经典不失情调的音乐陪伴,那么你一定会爱上伦敦这个书店遍地的城市


在这里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书店连锁、小众书店和二手书屋,每每沉浸在纸质书的气息和触感中,总能让我忘记时间的存在。无论是电影《诺丁山》中的原型书店,还是在船上搭建的特色书店,亦或是珍藏着孤本的二手书店,总有一家适合你的口味。


我在英国也经常以书会友,比如说读了《书店日记》后,给位于苏格兰小镇威格敦那家“书店”(The Book Shop)邮寄了明信片,结果直接被毒舌老板/作者发到了网上炫耀,勾起大家对新西兰的迷之好奇;在英伦旅游入住Airbnb时,和Host们从他们的藏书聊起,结交了一票志同道合的爱书人...很多经典的影片和剧集也聚焦于「因书结缘」,让人不得不感叹书本的魔力。


「我长久以来就渴望能踏上那片土地……我曾经只为了瞧伦敦的街景而看了许多英国电影。记得好多年前有个朋友曾经说:人们到了英国,总能瞧见他们想看的。我说,我要去追寻英国文学,他告诉我“就在那儿” 。或许是吧,就算那儿没有,环顾我的四周……我很笃定:它们已在此驻足。卖这些好书给我的好心人已在几个月前去世了,书店老板马克先生也已经不在人间。但是,书店还在那儿,你们若恰巧路经查令十字路84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它良多」。


- 海伦·汉芙

#05 庄园/宫殿 

来了英国怎么能不去参观皇室宫殿和《唐顿庄园》中展现的英式庄园?而我选择的住址就离凯特王妃和威廉王子的肯辛顿宫殿仅10分钟的走路距离。这两年拜访了白金汉宫温莎城堡、伦敦塔、汉普顿宫殿爱丁堡的城堡等等,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则是牛津郡的布莱尼姆宫(Blenheim Palace),也被称之为丘吉尔庄园。温斯顿•丘吉尔的祖先便一直生活在此,而他也在这里度过了童年时光,并在这里向妻子求婚和共度蜜月。


没有哪一个庄园像布莱尼姆宫一样美的令人窒息,难怪大家都说这里有着英格兰最绝美的风光(England finest view)。除了富丽堂皇的宫殿和占地2000英亩的景观花园外,这里每年都会邀请享誉世界的艺术家来此布展,疫情前有幸看到了意大利著名概念装置艺术家毛里齐奥·卡泰兰的作品,着实令我激动不已。他擅长利用动物标本和人物玩偶制造一些充满戏剧性的场面,无论是被陨石袭击的教皇,下跪不起的希特勒,被吊在半空的赛马和鳄鱼,还有他制作的「自己」藏在庄园的角落偷窥游客,都带有对现实的戏谑和讽刺。


「人类艺术的最高形式就是悲剧,因为我们大概是唯一能意识到自己终将灭绝的生物了,我对笑中带泪的东西感兴趣,有戏虐的地方就有谦卑。我也进行自我羞辱,在一天结束的时候,唯一荒唐可笑的人实际上就是我自己。」


- 毛里齐奥·卡泰兰



#06 约会

来了伦敦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一定要体验一把这里的约会文化,结识来自五湖四海且性格迥异的朋友们。


我是一个很会把约会软件用成学习工具的人。每次和约会对象见面,都感觉像是一场事关饮食、训练、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的心得交流大会,最后再交换下播客列表和书单推荐,然后欢天喜地的约着下一次直接健身房见,这样的约会体验比查户口然后约电影院和酒吧好玩多了!


约会(dating)≠恋爱,约会的过程可能很长,也可能无疾而终。约会对象不合适就及时止损,约会对象有意思就慢慢花费时间去了解。就像结交新朋友一样,同时约会几个人也很正常,只要大家都有共同的理解就好,不用着急确定关系。


之前听过一个很好的面试建议:想方设法给对方营造一个舒适的交谈氛围。面试不再是被动的回答问题,而是为对方做点什么让面试官感觉和你聊得很开心。同理也适用于约会,为你的约会对象打造一个放松的环境,让彼此可以舒服地交谈,然后增进理解。


疫情前的约会场所不是酒吧就是饭店,前者容易受主队输/赢球影响心情,后者也容易因为食物和服务质量左右情绪。疫情期间则把约会场所设置在公园,沉浸在大自然的鸟语花香中心情愉悦,还顺便完成了每日一万步的目标,一石二鸟。


有时候发现约会很像写作,整个就是一个doing &redoing的过程。你的第一稿永远是不完美的,但却汇聚着你想要表达的主题,第二稿、第三稿... 甚至第N稿都是建立在一稿的基础上进行完善。而约会也是一个虽然有着预期,但却需要不断调整和改变的过程。世上没有完美的初稿,也没有完美的约会对象和恋人,但你需要十分清楚的了解自己,以及自己想要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陪伴你走过这一段的人生旅程,在这个前提下,再去尽情享受约会这个冗长但又充满惊喜的过程吧。


另附我的「约会页面」:https://cylove.uwu.ai/ 感兴趣的可以做一下自我介绍,或者当个模板写写自己的要求。


#07 他国

虽然疫情打乱了我的旅行计划,但是在英国的这两年还是见缝插针游览了四个国家。


首先来到法国巴黎追随当年毕加索、梵高、海明威、萨特和波伏娃的足迹,探索了几个他们常去的咖啡馆和聚集地;同时作为电影迷,自然少不了拜访《午夜巴黎》《爱在日落黄昏时》《天使爱美丽》《无耻混蛋》《巴黎,我爱你》等电影的拍摄地。



然后在巴厘岛的瑜伽冥想度假村跨入2020年。抛弃了往日热闹的跨年趴体,改在深山老林静待新年的钟声,说来也有趣,放佛在新年伊始就为自己的2020年定下了基调:超然独处。



伦敦封城期间,还有幸「逃到」拉脱维亚和哈萨克斯坦,度过了一段闲情逸致的生活。每天早晨在波罗的海的海边漫步,总会想起古往今来名人墨客的杰作。风平浪静时想起《兰亭集序》中的「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波涛汹涌时想起Matthew Arnold写下的《Dover Beach》。日升日落前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调色技能,月落星沉时体验出「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情境。好似提前实现了梭罗《瓦尔登湖》中描写的生活,


「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简单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 梭罗

#08 成长 

这两年的成长应该可以用我生日时写下的一篇文章进行总结:32岁的32条生活感悟


我继续着平均每周更新一篇公众号文章和一则播客,每月发布英文版的Chiwi Journal Newsletter(点击阅读原文进行订阅),还推出了自己的付费社群CY Circles,和我的铁杆粉丝们有着一对一的互动。



发了1000+微博,收获了3500万的阅读量;录制了5000+分钟时长的播客,得到了来自62个国家听众的2万多字的互动评论;出版了一本中文回忆录《你不知道的新西兰》,一本英文小说《The Invisible Third Culture Adult》;更开心的是通过网络,认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读者和听众朋友!希望我的产出可以在某个时刻给你启迪,在某个人生阶段与你相伴!

结语

英国就像一本小说,每个地方都是独特的篇章,而不同篇章中包含着不同的情节和人物等你去探索,而我也在此被激发出生机勃勃的创作欲望!感谢命运能让我体验英伦的多元文化生活,至此,两年的伦敦生活就此告一段落!

下一站:葡萄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