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越南之行】六、河内访文庙​(董克荣 )

旅游见闻 知青情缘 2024-02-02




【越南之行】

六、河内访文庙


作者:董克荣 



       

                  


越南首都河内市有一座文庙,建于李朝,距今约有九百多年。它坐落在巴亭广场的文庙街,坐北朝南,占地24000平方米,与美术馆一街之隔。以前它的全称是‘文庙---国子监’。


公元1076年,李朝皇帝李圣宗在文庙前建立了国子监,这是越南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的国学堂。到陈朝第二个皇帝陈圣宗时改国子监为国学院,作为培养王公贵族的后代和优秀学者的教育场所。到了黎朝又改称太子堂,成为越南的最高学府。经过历史沧桑变革,现在国子监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一片空地。如今的文庙已成为河内市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每年春节,文庙总是要举行十分隆重的祭祀,同时还会举办书法比赛、吟诗、下棋、斗鸡、斗鸟等各类中国传统的文娱活动,把春节的气氛搞得浓浓的。


文庙前的门楼,是典型的中国式建筑,据说是仿照中国山东曲阜的建筑格局而建造的。门前立有下马碑。古代稍有身份的人多以马为代步工具,就产生了骑马文化,家居的门前都设有上马石、下马碑和拴马柱,后来渐渐成为建造民宅的必需构成,甚至赋于避邪镇宅的意义。文庙门前的下马碑是为了方便文武官员在此驻轿下马。


文庙——国子监前的门楼

河内文庙在越南是仅次于古螺城和顺化古都的全国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它的门楼飞檐高耸,气势雄伟。门楼上挂有大钟,敲击时声音洪亮。楼下共有三个门。正中的大门上方有三个大字:文庙门。正门的两边是一副长达38字的对联。正门只有皇帝进行祭祀或科举发榜时才打开,平时只开两个侧门出入。


这时暖风徐徐吹来带着一点凉意,还有些湿润;大榕树上的叶子不断地舞动,沙沙作响,不知名的小鸟从树梢上一掠而过,追随着大鸟飞得无影无踪。此情此景让我们心旷神怡。


我们刚想进入大门,从文庙里面传出一阵阵的音乐声一波高过一波,与其说是音乐不如说是噪声,一下子填满了整个文庙。


我很好奇,今天不是春节又没有举办什么活动,平时这样神圣的地方应该庄严肃穆,怎么会如此的热闹。我们迫不及待地想进去探个究竟。


我们走进文庙,如同到了上海的文庙一样,但河内文庙的规模要大许多。这座文庙前后共有四重园子。只见里面满园绿茵茵的草地,郁郁葱葱,千年榕树盘根错节,枝叶参天,一派恬静,那喧嚣的声音似乎也远离了我们,让我们静下心来,去穿越千年历史,传承古人的文化。


千年大榕树


进入文庙大门后往北走,穿过一道简陋的大忠门,里面就是国子监,大概是因为战争,现在校舍已经荡然无存,只留下空空的园子和那千姿百态的古树随风婆娑。


站在院子里可以看到对面有一座阁楼,名叫‘奎文阁’,建于1804年。它独具匠心悬空建在四条石柱上,巍然耸立至今。


奎文阁的四道门向着四个方向,门上的图案象征天上的‘奎文星’,光芒四射,普照大地。下面开有两道门,称为‘秘文’与‘蓄文’,象征着文章通古论今,涵意深远。


奎文阁是整个文庙最有名的建筑,越南政府曾将它作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标志和河内文化的标志图案。


奎文阁

穿过奎文阁进入第三重园子,我们看见一汪被称为‘天光井’的大水池,如寺院里的放生池,池水平静如镜,也许这里是古代学子磨墨挥毫的地方。


天光井


水池的两边整齐地排列着82只形象生动、形态各异的石龟,背上驮着雕刻精细的“进士碑”。文庙以保存有“进士碑”而闻名天下。石碑上刻写的汉字,记录了自1484年至1779年各个朝代110多次科举考试的情景,还有近千名进士的姓名和籍贯,并刻有碑文的撰写者、书写者和雕刻者的名单。它不仅具有重要的科考价值,而且集书法和雕刻艺术于一体,成为不可多得的研究历史发展的重要资料。


石龟背上的进士碑


国子监作为越南的第一所大学,九百多年来,学校为各朝代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人才,其中有历史学家吴莲,数学家梁世荣,博学家黎贵淳,政治外交家吴时任等。园内的一块大元三年壬戌科进士铭碑,上面刻着:“贤材国家之元气  元气盛则国势强以隆  元气馁则国势弱以污  是以圣帝明王  莫不以育材取士培植元气为先务也”。所以越南民间常用“金榜石碑,千秋永存”这句话来激励子弟用功读书将来为国为民效劳。


人们在文庙求字


文庙是祭供孔子的场所,国子监是学校。国子监建在孔庙前,可见越南人民世代祟尚孔子的儒学,用孔子的思想教育人民,很早就根植于越南人民的心中。据《大越史记全书》记载:“李朝圣宗皇帝神武二年八月秋建文庙,立孔子、周公及四配塑像,画七十二贤肖像,四季供祭,并让皇太子来学习。”园内古墙斑驳,石砚、进士碑与天光井交相辉映,似乎在颂扬历代学子的优秀业绩。虽然历经几百年风云变幻,如今校舍没有了,可不朽的儒家思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越南人民不断奋进。这些铭碑保存完好,留下人们对孔子的永久纪念。


我们刚进入第四重园子,只见大殿前面设了一个巨大的帆布大棚,棚前放了一块宣传牌,上面写着“歌舞表演---真人秀”。棚里人头攒动,座无虚席,闪动着五光十色的灯光让人眼花缭乱,仔细看都是年轻人。朋友悄悄地告诉我说,修缮文庙缺少资金,门前的场地出租后收入用于修葺,里面其实在演脱衣舞。此时大棚里传出了震耳欲聋的音乐喧嚣,伴随着年青人兴奋的喝彩呼喊,一时间文庙里惊天动地,喧闹声传向四面八方。在孔庙门前秀真人,对古人不敬不说,实在有点不伦不类。但是在经济社会面前,没有金钱还真是办不成事情,大概政府对此也是无奈之举吧。


孔子坐像


我们离开大棚,抬头看孔子的圣殿,只见青瓦飞檐、雕梁画栋,圆柱上汉文对联苍劲有力,无不渗透着儒家文化的气息。


走进殿内,中间是孔子的正面全身坐像,低眉长须,双手合掌平放在胸前,脸上透出慈祥与智慧的光辉。正中高悬着“万世师表”四个汉字的匾额,下注:康熙御书。堂前设有供桌,两侧奉祀中越两国的七十二先儒。


我默默地注视着塑像,胸中涌起无限的敬意和自豪,孔子的学说在千年以前已传遍五湖四海,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早已成为世界各民族推祟的文化精髓。现在,国学、儒教、汉文学校遍布世界各国,我们华夏儿女更应把它发扬光大,永久传承。


河内文庙,是越南儒教文化的象征,也是越中人民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那时文庙正在复修,我们在募捐箱里投入了一份心意,每人点燃一柱香,恭恭敬敬地插在香炉上,愿河内文庙万古不朽,愿越中人民唇齿相依的友谊世代相传。




读者精彩留言



《 河内访文庙 》跟帖,与朋友们一起分享。


王丹珠———看了这篇文章有3个想不到,1、想不到越南也有文庙,并有中文的铭牌。2、想不到越南人民这么崇敬中国的孔子儒学。3、想不到中国的儒学在千年前就已“出口”了。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不要忘了中国文化,不要忘了儒学思想!


韩沧新———小董这篇文章改变了我对文庙的认识。从小到老我从没有踏进过任何文庙,我只知道它是烧香念佛的地方。但没想到越南的文庙清静美观,还包含中国的文化,我崇拜孔子,他是不朽的思想家政治家,他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奋进。


陶文丽———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大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越南修有孔子庙,可见孔子的学识得到许多国家的认可,孔子留下的许多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 皆兄弟也,三人同行,必有我师等等乃是我辈常延用的名句。


叶荣芳———读《河内访文庙》:文章佳、景色美,董先生短短的篇幅就把文庙中四重院落中的景、文介绍的清清楚楚,看后犹如也到此一游过了。孔子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孔子是万邦师表,其儒家思想世界各国都在吸取其中最优秀的部分,“合而不同、求同存异”就是现在"合作共赢"的先导。


严承椿———你写的那么多文章,我都仔细阅读。我很佩服你的记忆。记载的一些人物,地名,亊情都交待那么清晣。64年没考进大学真是遗憾的,可惜的。人才啊。





作者简历


董克荣,1944年出生。1964年高中毕业后支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二十一团,曾当过农工、团宣传队演员、炊事员、文化教员、小学校长。1981年回上海在街道集体单位当营业员。1985年考入上海大学政治学院,毕业后调区集体事业管理局工作。曾担任区人大代表、上海市侨联委员、区侨联副主席。曾在《上海新闻晨报》、《新民晚报》、《上海侨报》、《上海法制报》、《经济时报》、《书评报》、《中国仪电报》、《南市报》、《南市外贸报》、《计划管理通讯》、《浦江同舟》、《国家安全通讯》、《黄浦侨音》、《花溪》、《炎黄子孙》等报刊和杂志刊登文章200余篇。2004年退休。



作品荐读

霍拉山下(董克荣 )

【霍拉山下】一、收工曲(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送饭(董克荣 )

【霍拉山下】三、失  书(董克荣 )

【霍拉山下】四、一封航空信的启示(董克荣)

【霍拉山下】五、小乐队(董克荣 )

【霍拉山下】六、献血(董克荣 )

【霍拉山下】七、苇子湖的故事(董克荣 )

【霍拉山下】八、豫剧团里的高手们(董克荣 )

【霍拉山下】九、绝  配(董克荣 )

【霍拉山下】十、伙房学艺记(董克荣 )

【霍拉山下】十一、厨师人生(董克荣 )

【霍拉山下】十二、老友一民 (董克荣 )

【霍拉山下】十三、成长(董克荣 )

【霍拉山下】 十四、向往宁静的生活 (董克荣 )

【霍拉山下】十五、奔向查通沟(董克荣 )

【霍拉山下】 十六、夜行(董克荣 )

【霍拉山下】十七、打井(董克荣 )

【霍拉山下】十八、临时卫生员(董克荣 )

【霍拉山下】十九、那山、那水和那驴(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种植‘百号’(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一、鸡倌(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二、为了水(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三、‘老牛班’里那些人(一)(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三、‘老牛班’里那些人(二)(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三、‘老牛班’里那些人(三)(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四、电影迷(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五、老猪头(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六、一块欧米茄手表(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七、情殇(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八、养猪协奏曲(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九、取邮之路(董克荣 )

【霍拉山下】三十、好老师任秀丽(董克荣 )

【霍拉山下】三十一、改变(董克荣 )

【霍拉山下】三十二、只差一步(董克荣 )

【霍拉山下】三十三、贺礼(董克荣 )

【霍拉山下】三十四、一斤黑木耳(董克荣 )

【霍拉山下】三十五、造房子(董克荣 )

【霍拉山下】三十六、连长贾焕章(董克荣 )

【霍拉山下】三十七、返城记(董克荣 )

【霍拉山下】三十八、八十年代夫妻装(董克荣 )

【霍拉山下】三十九、奋斗的脚步(董克荣 )

【霍拉山下】四十、机遇(董克荣 )

【霍拉山下】四十一、双喜临门(董克荣 )

【霍拉山下】四十二、我的自行车情结(董克荣 )

【霍拉山下】四十三、重返学生时代(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 一、黄河路的女人(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  二、孔来福的幸福晚年(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三、谜案(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四、“厕所”梦(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 五、文字工具的演变  (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    六、循环农业村诞生记(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 七、鸟儿情   (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八:幸福养老 (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九:台湾行(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十、动物的野性(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十一、与时俱进的大妈们(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十二;长寿的秘籍(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十三、又见芨芨草(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十四 、踏着‘地标’游法国第戎(董克荣 )



【越南之行】一、逛越南小商品市场(董克荣 )

【越南之行】二、海上桂林下龙湾(董克荣 )

【越南之行】三、夜游西贡河(董克荣 )

【越南之行】四、在胡志明市的遭遇(董克荣 )

【越南之行】五、还剑湖畔(董克荣 )


本文由作者投稿《知青情缘》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越南之行】六、河内访文庙​(董克荣 )

旅游见闻 知青情缘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