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郭秀兰:难忘的抉择

郭秀兰 兵团战友 2023-02-21




1965年9月4日,我们乘着西去的列车,离开天津奔赴了祖国的大西北一甘肃农建十一师一团六连。从那时起我们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安营扎寨,开垦荒地,开始了忘我的战天斗地。我们秉承了兵团人自强自立,吃苦耐劳,团结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为了保卫和建设祖国的大西北奉献了我们的青春。岁月荏苒,转瞬五十四年,我们两鬓皆白。但无论我们的身份角色如何转变,无论身在天南地北,都常常梦回戈壁,都思念朝夕相处的战友,任何有关兵团生活的往事都能让我们津津乐道,因为我们情系戈壁,我们是六连人!我们有患难与共的战友情!


《情系戈壁》书摘




难忘的抉择


郭秀兰




1965年7月初中毕业考试刚刚结束,学校传来了上级指示,让我们这届毕业生做好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一是升学的准备,二是走上山下乡支援边疆的道路。出身不好的同学要背判资产阶级家庭,到农村去,到边疆去接受再教育。指示传达后,学校立刻召开了"到农村去,到边疆去"的动员大会,组织学习邢燕子侯隽等老知青上山下乡的先进事迹,组织观看《军垦战歌》的纪录片,此时纪录片里的插曲《边疆处处赛江南》一时响彻整个校园,就在这时甘肃省农建十一师招兵的同志来我校做报告。


军事化的生活是当时我们青少年所向往的,虽然没有军衔的绿军装穿在身上也是无限荣光。而且那个时代,我们接受的是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受的是净化心灵的传统熏陶,我虽然家庭出身不好,父亲被定为资本家,但在政治上我是要求进步的。我没有和父母商量,毅然决然地报了名,决心当一名屯垦戌边的军垦战士,在革命的大熔炉里锤炼意志,铸造红心。当我把这个选择告诉了父母时,不料,母亲死活不同意,坚决反对,父亲保持了沉默。父亲那时也正在接受改造。




在那些日子里,母亲的心是伴随着星斗一次次落泪到天明,父亲是每晚时常默默伫立在窗前叹息感伤。他何尝不想让自己的女儿继续升学,却因为自己被定为资本家影响了孩子的前程,在孩子最重要的启蒙期却被中断了学业。当时父亲无奈背着母亲给我钱让我做着出征前的准备。当母亲看到我买好行李箱和准备的日用品时,跟父亲又吵又闹,大哭一场,一气之下把行李箱和日用品统统锁在衣柜里,并告诉我,你死了这条心吧!所以在我起程的那天,我没有穿绿军装,没有托运行李箱。我是背着母亲走出来的,和同学们来到火車东站的。 


1965年9月4日这个令人难忘的日子,那天东站火車站人山人海,一片绿军装的海洋,晨风中的锣鼓声,扩音器里传出的乐曲声,惜别的话语声汇成了一片嘈杂的海洋。我夹在人群中寻找着我的父亲,父亲说好了今天要来送我的,突然我看到了父亲和班主任张老师也在四处张望着找我。我一下子扑了过去,一手拉着我父亲,一手拉着张老师,一丝心酸袭上心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这时,我好象明白了什么,怨恨自己,伤透了母亲的心。


父亲和张老师都看出了我的心事,告诉我,母亲的思想工作他们一定做好,让我放心。父亲一边安慰我,一边说:"到了那边给家里写信,安心工作,好好锻炼自己。"这时同学们簇拥着向我围过来也含着泪花。张老师说:"你们要坚强,要做好榜样,你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支援边疆建设,这是我们学校和老师的荣耀。到了兵团后一定给老师写信,我们点着头答应着。这时列车员喊着让我们上车了,我们赶紧上了车。我看到车窗外眼帘闪着忧郁目光的父亲,无奈地挥动着手臂,欲哭无泪,欲言又止,顿时我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这是我第一次尝到惜别的滋味,那是一次难以割舍的离别。回想起那个时刻,心里真是五味杂陈。当我背叛家庭之际,当我远行之时,是父亲理解了连我自已都不明白的苦衷,是父亲支持容忍原谅了少不更事的我。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鸣响,列車开始启动了,把送行的人群远远地抛在了后面……我凭着一种对未知的向往,告别了家乡,告别了亲人,带着青春的激情与热血,懵懂与憧憬来到了甘肃省农建十一师一团六连。开始了人生一次重大转折,我们这些刚跨出校门的青少年也过早地经历了不该经历的磨难。


初谙人事的我们在这荒凉的戈壁上品尝着人生的酸甜苦辣。屯垦戍边的垦荒生活让我们懂得了生活的艰辛,懂得了命运的叵测。虽然我们曾经苦过,累过,哭过,笑过,付出过,失望过,可我们也曾执着地追求过,探索过,拼搏过,自强过。青春和追求,岁月和生命,希望和憧憬伴随着我们成长。回首这一路走过的岁月,我依然无怨,无悔。我十分珍惜怀念那一段岁月。我曾经不止一次地想,如果人生没有那个时候的磨砺,也许今天会少了一份坚强。这一段阅历让我终生难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