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书 | 有事没事的,就想想伊斯坦布尔

云也退 云也退 2023-02-17




有事没事的,

就想想伊斯坦布尔

《佩拉宫的午夜》

(美)查尔斯·金 著


分割两块大洲的水道,往往有一种交际花式的魅力。马六甲,红海,巴拿马运河,直布罗陀,白令,个个都是出故事的地方,当然还有博斯普鲁斯海峡。海峡两端的地盘,被一座今称“伊斯坦布尔”的城市所拥有,鉴于海峡的狭窄、形状及位置的特殊,伊斯坦布尔可以称得上是在“扼守”它了。

 

中国人好说“兵家必争之地”,而兵家争的地方,商家、企业家、职场人、难民,还有林林总总的相信自己有大把潜力值得发挥的人士也不会放过。交通线路必须是多元的,你可以乘船抵达,也可以坐火车,一边看窗景一边想象自己就坐在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的那列死亡之车里,慢慢就喘不过气来了。当年,来到此处的阿加莎住进了古老的佩拉宫酒店,房号是411,电影走红后,就有人放出传言说她当年曾有秘密落在了这个房间里:一个善于制造神秘的人,也会被神秘所制造。


1910年代的伊斯坦布尔

 

阿加莎把她的侦探波洛留在了托卡良,而不是佩拉宫——出于一种类似“双城记”的心态,但也许在她想来,有自己坐镇411,这酒店已够光耀了,无需锦上添花。名人们竞相表示自己同它的般配。1918年一战结束后,奥斯曼帝国战败,被协约国所占领,穆斯塔法·凯末尔住在佩拉宫遇到一帮洋洋得意的英国人;海明威则在这里写关于伊斯坦布尔难民危机的报道。在协约国占领的头几个月,出生在伊斯坦布尔、如今刚回故乡不久的齐亚贝伊,留下了关于这一酒店的文字回忆,查尔斯·金的《佩拉宫的午夜》,时不时要回到这位贝伊(意思是“大人”)的记述上:

 

“寡廉鲜耻的黎凡特投机商在此设宴款待外国军官和商界人士,他们搂着堕落的俄国公主或者希腊、亚美尼亚小姐一起喝酒跳舞,毫不夸张地讲,这些姑娘的德行比她们的衣衫还要单薄。”


大巴扎


如果有人写“十里洋场”时期的上海国际饭店,怕也是如此一番景象。本来就是是非之地,又赶上多事之秋,佩拉宫缩影了伊斯坦布尔。1871年出生的美国人托马斯·惠特莫尔是另一个在此地留下过深深足迹的知名人士,他在俄国革命之后,作为红十字会的一员于伊斯坦布尔组织救援俄国难民。查尔斯·金说,他是那个年代的公共知识分子,“派头十足却又憧憬避世隐居,非常注重隐私却又希望万众瞩目”。他做了一些至关重要的事:与凯末尔密切联系,保护伊斯坦布尔的古建筑,并在自己60岁的时候成立了拜占庭研究所,说句玩笑话,真可谓“忠孝两全”。

 

希腊人布多萨基斯在1919年买下了佩拉宫,四年后,酒店被掌控住局面的凯末尔党人没收了。凯末尔的民族主义政党在奥斯曼帝国瓦解的大势中保住了土耳其的领土和尊严,到1927年,最早支持凯末尔的人之一,贝鲁特穆斯林米斯巴赫·穆海耶斯拿下了酒店,他本人则被授予了土耳其国籍。乱久必治,而“治”的基本要件之一,就是给每一件事物,不管是物还是人,都明确它的主子是谁。


伊斯坦布尔的贝伊奥卢地区

 

不过,就算飞地伊斯坦布尔最终姓了“土”,佩拉宫事实上也始终是一个“法外之地”。这里有清真寺、基督教教堂、犹太教堂,有各种风格的酒吧、俱乐部和歌舞厅,各国派设在此的领事馆,数量多到挤压了原住民气息的地步,加上一道月牙一样的水湾切割了城市,真要想让人一到此就感受到“土耳其的味道”,还真只能靠着到处悬挂凯末尔的肖像以及国旗。

 

一个民族国家有这么一块地方,是它的幸运,只是这种幸运一定要来自一些不幸的过往。如同上海之于中国,西贡之于越南,伊斯坦布尔的“异域风情”并不是有什么人刻意追求和制造的。在一个不同文化和不同水域的交汇之地,也是在由近代跨入现代的门槛上,繁荣起来的商业迅速打造了无政府主义的气息,这种无政府主义不仅抵抗着国有化的力量,甚至抵抗着时间的冷漠节奏:人们不可能轻易忘却它过去的样子,即便是那些只想及时行乐的“当下分子”。


有事没事的,就想想伊斯坦布尔。边界地带没有黑白,永远是一片绝对的灰。所以书中最好看的故事,往往来自一类灰色的人——冒险家的传说,他们或曾是卑微无比的奴隶,或曾是满腹怀恨的没落贵族,即便发迹,也脱不了流亡者的气息。伊斯坦布尔欢迎每个人到来,因为它把每个人都看作早晚要离去的过客,哪怕是土生土长的居民,跟别人也不过就是护照不一样而已——这样讲是把城市给人格化了,我无法抵制这样做的诱惑。


往期回顾


2月书 | 他们在相互纠葛的世界里 挑战世道的不公

看书 | 在这个打卡时代,你必须捍卫你的生物钟

看书 | 12月的10本书:既不做玩世不恭者,也不悲天悯人

青春须散场,猥琐趁少年(III)

青春须散场,猥琐趁少年(II)

青春须散场,猥琐趁少年(I)

11月11本书(下)| 刀落鞘,鸟归巢

11月的11本书(上)| 需要多少热情来阻止一本书的流传

看书 | 一个人就是一张摆不平的桌子

10月的11本书(下)| 伟大的作者从不说多余的话

9月11书(上):一个政体可以承载多少嘲讽的目光

至爱书 |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10月的11本书(上):一个女人对自己的凌迟

9月11书(下)| 给苦命的恋情增加一点点优雅

8月11本书 | 强者抽刀向更强者,却原是自己的亲妈

人性的善良天使,或撒加的两副面孔

看书 | 美国人的西部经验:在自然读书会上的讲话

看人 | 伍迪·艾伦,最纯种的犹太人

看书 | 任性地活下去,就是你的圆满

看书 | 一匹马走进酒吧,和一个我喜欢的翻译故事

7月11书:“他们不知道自己没有资格与苦难相处”

至爱书 | 《从巴黎到耶路撒冷》

6月11书 | 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瞪眼

看书 | 普鲁斯特和普华永道是不一样的

至爱书 |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至爱书 | 《象棋的故事》:哪来的什么“自由的颂歌”?

至爱书 | 《受害者》:犹太人的头脑风暴

5月10本书:有个帝国江河日下,有个半岛沧海横流

看书 | 再见,菲利普·罗思

看书 | 帕慕克先生的礼拜X午睡时刻

4月的11本书:亲爱的,留住一切是有难度的

看书 | 你是文艺青年,你要学会加戏

看人 | 高尔基150岁:托尔斯泰家门口的流浪汉

看书 | 时间不中止,就像地名不会消失

看书 | 契诃夫说要把奴性一点一滴挤出去……然后呢?

看书 | 让他活着,就是杀死他的最好方式

看书 | 平行世界里那只悬而未决的猫

看书 | 叔本华:你若安好,那还得了?

厌世才能传世:9本新书和较新的书

怎样的帝王将相值得被书写?

就像昆德拉说的,要抵抗一切抒情的企图

斯文·赫定今天153岁生日,他用人生诠释了狗的天性

普通读者 | 基布兹里的爱与自由

光荣与浪漫,都属于存在主义的法国

看书 | 11本新书,我选的,以及波兰人的三驾马车

看书 |“一个人功成名就后,才可以做回真正的自己”

看书 | 赵松评《自由与爱之地》:如何触及以色列的灵魂

看书 | 干什么都是行当,包括干那些专门让人消失的事

看书 | 下半年的这些书,让我觉得没有比出版更伟大的事业了

看书 | “我们对狗开枪”

至爱书 | 《死亡的时代》

看书 | 自恋始于照镜子:浅交往为何盛行于我们的时代?

天生一个雷马克,腰缠万贯的流亡者

看书 | 在纳粹时期的德国,文学作品都在描绘生活的美好

福克纳120周年记:今天,你必须像个健身者一样走进约克纳帕塔法

诺奖作家库切:自律、孤僻,并在羞耻感中艰难生活 | 检书

当躲闪成了艺术,当没出息上升为境界,石黑一雄就成功了

看书 | 让我遗忘你,非洲

福克纳的花瓶和痰盂,现在都是奢侈品

这本狄更斯读过500遍的书,饱蘸着愤怒和理想主义 | 检书

看书 | 人们只有在不彼此需要的时候,才会是幸福的

再丧也丧不过波德莱尔 ——《恶之花》首版160年记

看书·特别版 | 你来到这世界,你要看看以色列

看书 | 孤独的更新版,仍是孤独

看书 | 互联网拉开的代沟太宽,精卫都表示要放弃了

18世纪最后的五年里,法国人把婚姻变成了消遣

看书 | 虽不比雨果风华绝代,但这个沉闷阴郁的胖子却是法国真正的国宝

看书 | 请问上帝,鸟头侏儒是怎么回事?

看书 | 上半年的这些书,让我觉得出版依然是一门很伟大的事业

看书 | 巴格达大学高考政治主观题:萨达姆和美国人,哪一个更可恨?

看书 | 黑人如何写黑人 ——从《土生子》到《地下铁道》

看书 | 没人想说一说这世界真正的安排

云也退:他的书揭示了蓝翔如何通往哲理之境,只怕你不会读

看书 | 李敬泽《青鸟故事集》:偏僻的想象或可能的艺术



本文系原创

首发《中国新闻周刊》

图片来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