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书 | 吉姆佩尔,有头脑的傻瓜或无罪而忏悔的人

云也退 云也退 2023-02-17


有头脑的傻瓜,或

无罪而忏悔的人

I.B.辛格诞辰115周年


《辛格自选集》

(美)I.B.辛格 著

韩颖 等译


 

上世纪美国的一位文豪,来自波兰、用意地绪语的犹太小说家,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1904—1991)在11月5日过了他的115岁冥寿。今年大陆的中文世界多了一本《辛格自选集》,汇集短篇他现存的二百多则短篇小说中五分之一。而主打的仍然是那篇为辛格打响名气的小故事:《傻瓜吉姆佩尔》。


 

辛格挺幸运的。《傻瓜吉姆佩尔》在1953年由另一位犹太裔作家索尔·贝娄英译后发表在《党派评论》上的时候,他们两个人都没有预想到这次合作竟会如此成功。贝娄那时才刚刚靠《奥吉·马奇历险记》博得了一些名气,而辛格呢,他1935年来到美国,十几年摸索小说写作的技艺,却仍属真正的籍籍无名之辈。他的名气远不如他的哥哥以色列·辛格,后者比他的视野更为国际化,也更擅长以一个波兰犹太人的身份融入美国,他的长篇小说《阿什肯纳兹兄弟》在1936年就被译成英文了,在二战前后,美国人一说“作家辛格”,仅仅是指的《阿什肯纳兹兄弟》的作者。

 

但以色列·辛格于1943年英年病逝,实在可惜。弟弟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感觉到了语言的隔阂:需要一个好的英语译本,让美国的批评家和作家们真正主动地对意地绪语,这种专属欧洲犹太人所有、每一个字母都包含一些特殊意义的特殊语言投以重视,而不会落下“嗜好外来的、古怪的事物”的话柄(以美国文化当时的国际影响力,这种心态是满常见的)。这个译本,要呈现的是一个真正具有新鲜感,同时又让英语读者乐于去理解和思考的异文化里的人物——吉姆佩尔。


 

结果是大大的双赢:贝娄的译文让这篇小说和他的作者声名鹊起;贝娄自己的作家生涯也添上了一段有关翻译的佳话。


吉姆佩尔这个人,真的是特殊。美国文学里没有这样的人,遍览欧洲主流文学,同样没有这样的人。吉姆佩尔的性格特质是“什么都愿意相信”,别人说什么,他就信什么,哪怕别人说的东西是不着边际,荒诞不经。别人告诉他,拉比的妻子生孩子了,他就上当而不去上学了(犹太拉比是学堂的主管)。村里另有一个女人分娩,按习俗大人要给孩子葡萄干,可是在他手里塞进了羊粪。对这种恶作剧,吉姆佩尔的反应有些特别:他从没有朝着那些看他笑话的人愤怒地大吼:“你们为什么耍我?”他总是自问一番“我怎么会知道他们耍我”。比如“拉比老婆生孩子”这个恶作剧,吉姆佩尔就自问:我怎么会知道那是说谎呢?拉比老婆的肚子确实没大,可是我也没注意她的肚子呀……


画家亚历山大·坎切克给辛格的短篇集《傻瓜吉姆佩尔》所作插画

 

他不去追责于别人,而是反问自己,这种做法让人倍觉捉弄他不仅安全,而且很有乐趣,因为喃喃自问也正是傻的一部分。长大以后,他被人捉弄的次数有增无减,那些人“发觉我易于受骗的时候,他们每个人都想在我身上试试他们的运气。”有人告诉他“沙皇就要来了”,有人跟他说“月亮掉下来,落到托尔平了”。有个小偷学狗叫,吉姆佩尔撒腿就跑,惹得整个市场的人都哈哈大笑。逃跑本来没有什么,哪怕是错听了动静,但是,笑话吉姆佩尔在那里已成为一种节庆般的习惯,这便令得人人都想参与,没事也起一大哄。而吉姆佩尔在逃跑前内心的斟酌,体现了很典型犹太式的“凡事想一想”作风:

 

“我不怕狗,当然我从来不想去惊动它们。也许其中有一只疯狗,如果它咬了你,那么世上无论哪个鞑靼人都帮不了你的忙。所以,我溜之大吉。”

 

再一再二,不可再三再四,“狼来了”的经验谁还能没有呢?以吉姆佩尔的归纳思维力,他早就明白人家都争着骗他,可是他说他不愿意破坏自己容易相信人的“人设”。这反而暴露了那些嘲笑他的人的“傻”:他们不知道吉姆佩尔是在配合自己;当然,很多人谅必也知道实情,可他们不愿放弃参与游戏的机会。套用那个“吃饭睡觉打XX”的公式,这村里的人围绕着“吃饭睡觉耍吉姆佩尔”形成了一个共同体。


 

“我像有生命的假人一样相信每一个人”,吉姆佩尔说。这句话绝非寻常。“有生命的假人”一语(一译“机器人”——显然不确),在中文里有对应的说法或是词汇吗?能想到的有“行尸走肉”,这指的是麻木的、浑浑噩噩的人,他们渎职、失责,跟轻信他人似乎没什么关系;再有“傀儡”、“提线木偶”,这说的是一些被操纵者,缺乏主观能动的人——是无生命的,与“有生命的假人”也不是一回事。吉姆佩尔的独特之处,也是一种犹太式的美德,就是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一方面主动配合那些耍他的人,另一方面,他甚至还能为其轻信的谎言找出合理性来:他说,那些依常识判断不可能发生的事,比如说“月亮掉在了托尔平”,难道就真的不会发生一次吗?

 

他是一个波兰哈西德犹太人,脑子里塞满了经书的教诲。经书里说,亚伯拉罕快一百岁,他的妻子撒拉九十岁的时候,上帝告诉他说,撒拉快要怀孕了。亚伯拉罕闻言大笑,他告诉了撒拉,撒拉也笑了,他们笑这事的离奇荒诞,不可思议,然而结果我们都知道——撒拉生了。仅此一条,就足以让吉姆佩尔认为“什么事都有可能”。


 

撒拉生子的事情是上帝制造的众多奇迹之一,这些故事所依托的叙事构成了被称为“犹太传统智慧”的东西,其中自然也少不了弥赛亚传说。“弥赛亚”,犹太人的救世主,圣经里说他早晚都会来到,他一来,埋在橄榄山的虔诚的人就要在墓中复活,站起来去迎接。据说犹太人都信这个。人们也便据此玩出了最毒辣的恶作剧。就像“娘子,快出来看上帝!”他们喊着“吉姆佩尔,快出来看弥赛亚!”还说他去世的爸妈都从坟墓里走出来了。吉姆佩尔立刻就去看,心中则“非常清楚根本不会有这样的事发生”。这个简直妙不可言的情节,一下子就把“傻瓜”这个词的意义给拓展了开去。

 

吉姆佩尔并不是逆来顺受的。他一度发誓自己再也不上当了。然而拉比却安慰他,他说:我们的经书中写道:宁可当一辈子傻瓜,也不要做一小时的罪人,因为“凡令邻人受辱者,自己必然会失去天堂。”正因此,捉弄你的人才是傻瓜,而你不是。

 

这是不错的安慰。不过拉比还可以有别种的劝勉——他应该说“一个犹太人不能自大到怀疑弥赛亚的降临”。作为犹太教徒,吉姆佩尔身上有一种过分的谦卑,当意识到这一点时,我们会对辛格所来自的那个波兰犹太人的社群,那个说意地绪语的旧世界,感到真正的好奇。犹太人和他们的宗教发明了“罪”这种概念,后来被基督教所继承并做了更多的阐发;在小说中,有罪的人往往比无罪的人具有特殊的心理优势,在临事抉择上,心中有罪感的人会更加坚定、强干,更少犹豫不决。


 

吉姆佩尔很谦卑也很坚决——坚决地去做那个“傻瓜”。以至于让人怀疑:他一次次明知自己会上当却依然轻信他人,是为了赎什么天大的罪过吗?在故事里,他连娶妻这样的事都上当,而且是上大当:他娶了一个怀了私生子的妓女。事前他照例是思想斗争了一番的,别人哄他说这个女人不错,他想:

 

“他们决心要把我当作他们的笑柄。不过结了婚,丈夫就是主人,如果这样对她很好的话,那么在我也是愉快的。再说,你不可能毫无损伤地过完一生,这种事想也不必想。”

 

这在中国人看来或许是阿Q精神的某一变种,然而在辛格的笔下则完全不同。擅长“精神胜利”的吉姆佩尔身上有真正动人的东西。结婚后才十七周,妻子就生下了孩子,吉姆佩尔起初恼怒,后来因为想到亚当夏娃的故事(“他们两个人睡到床上,下床时已经是四个人了”),竟然也就把这个孩子认作自己的。他视若己出,尽力地抚养孩子长大。但是好人继续没有等来好报:妻子稳稳地给他戴了绿帽,悄悄去同另一个男人睡觉。吉姆佩尔发现后质问她,妻子撒谎了,再一次,他先是拒绝相信这番谎言,说他“不能一辈子当傻瓜”,他“傻也是有限度的”(对比我们常说的“我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随后却又坚持了原先的自己:他选择了相信妻子。


 

吉姆佩尔的义愤总是不能理直气壮地表达。这种奇怪的现象同罪感密切相连,普遍存在于东欧犹太人的身上;他们似乎总是觉得,愤怒会伤害自己对上帝的虔信。虔诚,这是身为犹太人的第一要旨,一旦我因自己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产生了愤怒,那不就等于在怀疑全能而仁善的上帝对我不好吗?人有何资格去这么做?基于此,吉姆佩尔更不愿意去多怀疑自己的妻子了,哪怕证据确凿也如此。他甚至这样来安慰自己:我的烦恼和悲伤,让整个镇上的人都感到开心,但我决心继续相信别人。他还有这样奇怪却有力的逻辑:“不信有什么好处呢?今天你不信自己的老婆,明天你就连上帝都不信了。”

 

艾尔卡的不忠,二十年来连续不断。与其说,吉姆佩尔是以直报怨,忠诚于艾尔卡,从未与她真正翻过脸,或者与其说他是出于某种心理(比如“图个省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选择宁愿信任艾尔卡,不如说他是相信自己必须相信,他对“相信”的相信,坚定到让人望尘莫及的地步。他说:实际上,什么事都是发生过的,但我既没听到又没看到,我只是一味地相信——就这样。这话再次引起了对上帝的联想:犹太人当然没见过也没听到过上帝的声音(即使听到了也没有证据表明那就是上帝的动静),但他们同样“一味地相信”上帝。拉比告诉吉姆佩尔:“信仰本身是有益的,好人靠信仰生活。”


 

拉比也不是终结讨论的人——典型的犹太人都是好辩、爱追问的。不过在实践中,吉姆佩尔是遵从了拉比的指点。他继续信上帝也继续信别人。他的善终于有了“善报”:他自己开了个面包房,赚了钱,在镇上也算是个富人,同时艾尔卡一病不起,活不长久了(辛格小说里常常用女主角的死来促成男主角的某种自我实现,不过这里谈不上什么厌女症,他写的终究那个男权中心的宗教社会里的常态),在病床上,艾尔卡请求他的宽恕,她坦白了自己给吉姆佩尔生的孩子都不是他的,“我感到自己是多么丑陋啊,我要干干净净去见我的上帝。”

 

丧事已毕,一个夜晚,魔鬼来找吉姆佩尔。辛格的魔鬼与基督教的撒旦并不等同,但在这里他提出的建议也可看作“最后的诱惑”。他说,“之前你被全世界欺骗,现在你应该欺骗全世界了。”他给出的方法就是撒尿在面团里,烤成了面包给全镇的人吃。辛格写得真实:吉姆佩尔差一点就照这个建议去做了,他和学徒一起做了夹尿的面包,放在火上烘烤,然后他在炉火边打起了瞌睡。但在最后一刻,上帝也出场了,在一个极具圣经特色的段落里,一贯借什么自然现象现身的上帝,让艾尔卡出现在她的傻瓜丈夫的梦里,告诫他说:“难道因为我假,一切就都变得假了吗?”


 

这句质问恰似“今天不信自己的妻子,明天就不信上帝”一样富于雄辩。梦中的艾尔卡继续说:“我从来骗不了什么人,我只骗了自己,我为此付出了一切代价……他们在这儿什么都不会饶恕你的。”这似乎是一种关于来世赏罚的简单教义,或许常常出现在神父和牧师的布道词之中,但是辛格在这里只是客观地展现了吉姆佩尔的悬崖勒马,他心知一切都在成败关头,踏错一步,永生就没了。于是他拿起一把铲子,把面包从炉灶里取出来,就地掩埋了,而且当着他的学徒的面。

 

还不止如此。既已萌发了报复的念头,也一度听从了魔鬼的话,吉姆佩尔就要诉诸更多的忏悔和苦行,甚至让它们延伸到他的余生。看上去他早已盼着这一刻的到来:他终于向自己证实了“我也是有罪的”,之前他甘心被骗并不是傻,也并不是在纵容骗人者,刚好相反,他这甘心还远远不够。他回到家,把钱拿出来分给几个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告诉他们说他见到了他们的妈妈;然后自己出走。他成了一个漫游各地的人,听别人的故事,又把故事讲给另一些人听。他印证了自己信仰的东西:上帝万能,他会让一切事情发生,不管多么离奇古怪;所以世上没有谎言,这个人不曾见过也不曾想象的事情,在另一个人身上会就是事实。


 

辛格的小说,乍看总有一点太“白”,他总是把发生的事情都捅到最前沿,也很少有什么前面埋个雷,在结尾时引爆的做法。他志不在此。可是他的“白”中却含入了犹太思维的力量和犹太信仰的张力。吉姆佩尔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物,可以孕育他的母体,除了东欧犹太人的社会之外别无分号,而这个社会已在二战中被摧毁。辛格为我们提炼了它所积累的伦理财富,这里没有诸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可以一言以蔽之的黄金法则,这里所有的是与人的行为密切交缠的、白纸黑字的律令,有的是各种困惑之下的服从,和各种服从之下的困惑;在这里,上帝信仰如同牵引潮汐的月球,让人的道德抉择显现出的复杂的层次。

 

吉姆佩尔一直在牺牲自己,他是世上最无辜的人却甘居罪人,称他为“圣徒”也不为过;但从辛格的文字里我们并看不出他对这个人物有多么深的爱。即使以第一人称来写,辛格也是“客观”的,他以此来保持这个已消失的世界的传奇色彩。但他又和吉姆佩尔一样,以犹太人的心灵相信人生即无情的劳役,却又背负着必须有所作为的“天职”:痛苦,厄运,羞辱和委屈,它们似乎都是命定的考验,它们必有来由——这一点让人心安;它们又要求反思和追问——这一点则让一颗头脑永远没有停歇的时候。



往期回顾


看书 | 《客居己乡》:匈牙利犹太人的死与生

10月10本书 | 裹紧衣袖,等待寒冬

9月10本书 | 幸好,还有一些并不只是交付“干货”的书

看书 | “灵魂三问”后的第四问

看书 | 梅耶荷德的献祭

看书 | 《甜蜜巴士》:指引我人生路的那个养蜂人

8月10本书 | 祝贺自己,无论我活多少年

看书 | 用刀尖挑起钻石的手艺

歌德诞辰270周年:他是如何成为完人的?

迟到的7月10本书 | 原子弹和化疗来自同一种力量

有些人的祖先在乱交,有些人的祖先在搞艺术

想象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国家,直到你笑出声来

看书 | 维也纳欢迎希特勒,历史是无情对无脑的胜利吗?

看书 | 以色列的总理们,一些特别的人做着特别的事

看书 | 四季是一场终极的怀旧

至爱书 | 美国山川风物四记

6月10本书 | 永远不要杀你不准备吃的东西

关于犹太-以色列,我的四本压仓底的书

5月10本书 | 总的来看,读书还是比爬珠峰安全一些

看书 | 从今往后,再也没有为理想而发起的战争了

谁最懂言辞,谁就能上六里庄当禅师丨见书

4月10本书 | 有百度则无百年,用仇恨留住你的青春

3月书 | 比高级黑更高级的黑

2月书 | 他们在相互纠葛的世界里 挑战世道的不公

看书 | 12月的10本书:既不做玩世不恭者,也不悲天悯人

11月11本书(下)| 刀落鞘,鸟归巢

11月的11本书(上)| 需要多少热情来阻止一本书的流传

看书 | 一个人就是一张摆不平的桌子

10月的11本书(下)| 伟大的作者从不说多余的话

9月11书(上):一个政体可以承载多少嘲讽的目光

至爱书 |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10月的11本书(上):一个女人对自己的凌迟

9月11书(下)| 给苦命的恋情增加一点点优雅

8月11本书 | 强者抽刀向更强者,却原是自己的亲妈

人性的善良天使,或撒加的两副面孔

看书 | 美国人的西部经验:在自然读书会上的讲话

看人 | 伍迪·艾伦,最纯种的犹太人

看书 | 任性地活下去,就是你的圆满

看书 | 一匹马走进酒吧,和一个我喜欢的翻译故事

7月11书:“他们不知道自己没有资格与苦难相处”

至爱书 | 《从巴黎到耶路撒冷》

6月11书 | 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瞪眼

看书 | 普鲁斯特和普华永道是不一样的

至爱书 |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至爱书 | 《象棋的故事》:哪来的什么“自由的颂歌”?

至爱书 | 《受害者》:犹太人的头脑风暴

5月10本书:有个帝国江河日下,有个半岛沧海横流

看书 | 再见,菲利普·罗思

看书 | 帕慕克先生的礼拜X午睡时刻

4月的11本书:亲爱的,留住一切是有难度的

看书 | 你是文艺青年,你要学会加戏

看人 | 高尔基150岁:托尔斯泰家门口的流浪汉

看书 | 时间不中止,就像地名不会消失

看书 | 契诃夫说要把奴性一点一滴挤出去……然后呢?

看书 | 让他活着,就是杀死他的最好方式

看书 | 平行世界里那只悬而未决的猫

看书 | 叔本华:你若安好,那还得了?

厌世才能传世:9本新书和较新的书

怎样的帝王将相值得被书写?

就像昆德拉说的,要抵抗一切抒情的企图

斯文·赫定今天153岁生日,他用人生诠释了狗的天性

普通读者 | 基布兹里的爱与自由

光荣与浪漫,都属于存在主义的法国

看书 | 11本新书,我选的,以及波兰人的三驾马车

看书 |“一个人功成名就后,才可以做回真正的自己”

看书 | 赵松评《自由与爱之地》:如何触及以色列的灵魂

看书 | 干什么都是行当,包括干那些专门让人消失的事

看书 | 下半年的这些书,让我觉得没有比出版更伟大的事业了

看书 | “我们对狗开枪”

至爱书 | 《死亡的时代》

看书 | 自恋始于照镜子:浅交往为何盛行于我们的时代?

天生一个雷马克,腰缠万贯的流亡者

看书 | 在纳粹时期的德国,文学作品都在描绘生活的美好

福克纳120周年记:今天,你必须像个健身者一样走进约克纳帕塔法

诺奖作家库切:自律、孤僻,并在羞耻感中艰难生活 | 检书

当躲闪成了艺术,当没出息上升为境界,石黑一雄就成功了

看书 | 让我遗忘你,非洲

福克纳的花瓶和痰盂,现在都是奢侈品

这本狄更斯读过500遍的书,饱蘸着愤怒和理想主义 | 检书

看书 | 人们只有在不彼此需要的时候,才会是幸福的

再丧也丧不过波德莱尔 ——《恶之花》首版160年记

看书·特别版 | 你来到这世界,你要看看以色列

看书 | 孤独的更新版,仍是孤独

看书 | 互联网拉开的代沟太宽,精卫都表示要放弃了

18世纪最后的五年里,法国人把婚姻变成了消遣

看书 | 虽不比雨果风华绝代,但这个沉闷阴郁的胖子却是法国真正的国宝

看书 | 请问上帝,鸟头侏儒是怎么回事?

看书 | 上半年的这些书,让我觉得出版依然是一门很伟大的事业

看书 | 巴格达大学高考政治主观题:萨达姆和美国人,哪一个更可恨?

看书 | 黑人如何写黑人 ——从《土生子》到《地下铁道》

看书 | 没人想说一说这世界真正的安排

云也退:他的书揭示了蓝翔如何通往哲理之境,只怕你不会读

看书 | 李敬泽《青鸟故事集》:偏僻的想象或可能的艺术



本文系原创

首发《经济观察报》

图片来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