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青刘平 (诸炳兴 )

作者:诸炳兴 知青情缘 2024-02-02



有声朗读


初见刘平 



   刘平,是作家修晓林引荐给我的好朋友。文革期间,他俩曾经是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六团的上海知青,又是山东老乡(父母均为山东藉)。所以,他俩与我都是“云南知青”战友了。另外,在那个年代,我们都被划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一类,简称“可教子女”。  


诸炳兴(作者)为刘平画像 


   初见刘平,瘦高的个子,在我们那个知青年代被称为“长脚”或者叫“排骨”,用现在的美称叫“帅哥”。看上去他那双不大的眼睛,还是蛮有些有亲和力,交谈起来也很随和。加上能歌善舞会喝酒,所以,聚会时颇受女知青们青睐。熟悉后,我把他请进了我当群主的云南知青微信“牵手群”。于是,我们成了知青群友,互相称兄道弟。我们经常聚集群里知青们活动,一起喝酒、聊天、K歌。 非常开心。 接触久了,相互之间了解的多了,我对于刘平的个人成长经历以及他热心于编写云南知青历史的执着精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渐渐地,我终于萌发了想要书写他的冲动。 




灰色童年 


   童年,应该是金色的。但是,刘平的童年是灰色的,是在不安、恐惧和贫困中度过的。刘平四岁那年的一个夏天,在社会科学院工作的父亲,因“政治问题”,被开除公职,遣送到大西北的一个劳改农场。从此家里失去了顶梁柱。那年,父亲38岁,母亲33岁。


   从记事开始,刘平就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家庭,政治上是受到歧视的;经济上是非常窘迫的。因为,父亲从西北回到上海以后,就失去了工作。一家五口。所有的经济来源,全靠母亲当小学教师微薄的工资。 


   先是科学院派人上门强行收回了家里租借公家的家具,连父亲自己买的许多书籍也被说成是单位的财产而充公了。接着,科学院单位宿舍区的小洋楼不让住了。要住下去也可以,但房租给你涨了好几倍,根本就住不起。于是,在单位的 “协助”下,全家搬到“七十二家房客”的那种石库门房子里去住了。


   在学校里,几乎每个学期都会因为拖欠学费而被老师点名;夏天,和姐姐两 人分吃一根棒冰;有一次,老邻居的小朋友来家里玩,姐姐从口袋里摸出唯一的5分钱和半两粮票,买了一只乔家栅的糯米团子,用小刀切成了六块大家分吃。 


   最令他难为情的是:读小学的时候,堂堂男儿,身上穿的竟是姐姐穿不下的 旧衣服改制的。虽然重新染成了深色,但是女式衣服胸褶的印迹仍然依稀可见。因此,受到过同学们的讥笑。 


   刘平的父亲是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解放后在科学院(当时和社科院还没有分开)负责历史资料的管理。一生爱好只有两件事:一是看书,二是喝酒。 


    但是,父亲从西北回来以后,就只能从图书馆借书看了。酒已经喝不起了,偶尔会上酱油店,去买几两最便宜的零拷“土烧”高粱酒。就着几颗花生米,喝着劣质的老酒,翻看书籍,这是他最惬意的时刻。在刘平的记忆里,父亲经常爱看的书是中国古典书籍、诗词以及鲁迅的著作。


   喝完酒以后,父亲会给刘平讲历史故事,比如《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岳飞传》、《杨家将》等等。


   从这些故事里,少年时代的刘平心里有了自己崇敬的英雄人物,比如:精忠报国的岳飞、神勇无敌的赵子龙、一门忠烈的杨家将等等。同时,他也对历史和文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管因为政治原因总是刻意回避这些爱好,把自己打造成为一名“理工男”。但是,内心深处的渴望是无法抹去的。 



傲骨依旧 


    11岁那年,刘平上小学五年级。在科学院工作的姑妈带来了单位的通知:说有一批书籍是当年充公的。但是查来查去,科学院图书馆并没有缺失过书籍,因此,组织上决定退还本人。希望自己去领取。  


   父亲非常气愤。当年揭发他的罪状,其中一条就是把单位的图书放在自己家里。现在既然要归还给他,却没有个公道的说法。天理何在?因此,嗜书如命的他,决定这些书不要了!


   姑妈是个共产党员,她深知即便受到天大的委屈也要相信组织和顾全大局的道理。因此,她和母亲商量好,瞒着父亲,让儿子替父去取书。


   第二天,上完第二节课,刘平把妈妈写的请假条交给班主任老师,一路小跑奔向位于肇嘉浜路岳阳路的中国科学院华东分院。姑妈带着他去办完了手续。整整两大捆书籍。姑妈找来一些旧布条在提手处缠了几道。 


   刘平穿着一双后跟快磨穿的布鞋,衣服有点不合身,垂到膝前。骨瘦嶙峋的小身板,挺的直直的。那手臂瘦的跟竹竿似的,拖着两条细细的小长腿,一路上 走累了就在街边放下,坐在书堆上歇一会。走得满头大汗,口渴了想买杯水,可是身上分文没有。一个11岁的孩子,硬是用一双稚嫩的小手,提着两捆十多斤重的书,走了一个多小时,才艰难地把这些装着父亲“尊严”的书,搬回了家里。


   几十年以后,刘平还记得,这些书里面有《资治通鉴》、《史记》、《后汉书》、《左传》等,尽管当时他一本也看不懂。 


   几天以后,书全都不见了。隐约听到爸爸跟妈妈说全都卖给旧书店了。 


   为什么? 生活拮据,为了换点钱吗? 


   不愿看到,以免勾起不堪回首的往事吗? 


  不祥之物,免得以后又招惹祸事吗? 


   这将是一个永远的谜。


   幼小的刘平不敢问,也不想问。对于曾经有过的痛苦, 忘记。有时可能是最好的精神抚慰办法。 


   父亲,就是这样一个清高、傲气、执着并带着几分迂腐的知识分子。


    在刘平的身上,似乎也能让我察觉到:他在不经意之间也会流露出其父亲的某些特质。 


崭露头角 


   刘平是上海市第五十九中学69届初中生,1970年6月,在“上山下乡一片红”的政策下,去了云南生产建设兵团,被分配到六团一营(西双版纳勐远农场)。 


1970年刘平所在的云南西双版纳勐远农场

(山下白色房就是刘平所在的基建连) 


   在下乡之前,他就自学了木工,还利用假期到青岛跟着叔叔到工厂里去学钣 金工和电工技术。希望今后能够远离政治,靠技术吃饭。 


也算是上苍眷顾,来到农场后恰巧被分配到基建连,真是如鱼得水,所学手艺均得到了发挥。先后当过木工、白铁工、机务修理工和手扶拖拉机手。 


刘平18岁即靠自己的手艺负责筹建了勐远农场的白铁工场,打造出农场第一 批胶桶、胶舌;还收了徒弟。担任机务修理工以后,负责改装过运输用的手扶拖 拉机;革新制造出一台刨木机。成为勐远农场小有名气的技术能手。 


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苦干精神,他终于获得连队的好评,并克服了家庭出身对他的影响,于1973年加入了共青团。 


中共中央(1973)第30号文件下达以后,上海市颁布了新的知青政策:子女全部下乡的家庭,可以调一人回城照顾父母。在老家山东投亲插队落户的姐姐坚 持让弟弟回家。于是,刘平作为“特困”家庭子女,于1974年5月被允许调回上海,进了一家工厂当机修工人。 


刘平的部分证书及奖状


   四年的农村锻炼,让他养成了刻苦专研技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于机械修理更是驾轻就熟。因此,进厂后,刘平表现突出,技术革新成果不断。很快就担任了班组长,不久还被提升为机修车间副主任。 


   粉碎“四人邦”以后,父亲终于得到了平反,政治枷锁彻底打开。刘平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开始崭露头角。1978 年考上了大学,毕业回到厂里即当上了车间主任。因管理有方,业绩突出,不久就被提拔为副厂长、厂长,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担任技术副厂长期间,他还发明了国家专利产品,拿到过上海市科技成果奖,获得过上海市实施发明成果优秀企业家称号。并被评为高级工程师。 



知青情结 


   当然,人生道路总是有波折的。90 年代后期,上海开始实行产业结构调整,普通的机械加工行业陆续退出了市场。在上级局的协调下,工厂由公用事业企业兼并。刘平离开了自己熟悉的行业。后被调到一家亏损严重,历史负担较重的国有物资贸易公司担任总经理。经过数年艰苦调整,终于理顺了业务,转亏为盈。公司开始有了稳定的业绩,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召开,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勐远农场的 老工人也来到了上海,刘平和知青朋友们一起,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同时,也让刘平勾起了回农场去看看的打算。 


   2011年4月,刘平独自回到了阔别近四十年的云南西双版纳勐远农场。红色的土地,连绵的山脉,绿色的橡胶林,荒芜的知青墓。无不让他回想起 当年艰苦卓绝而又满怀激情的青春岁月,不由激动万分,感慨不已。当即赋一诗、一词:


七律·勐远行 


离别勐远四十年,故地重游景色鲜。 


日照山崖红似火,风吹林地绿如烟。 


群峰错落千层浪,道路蜿蜒九百旋。 


岁月无痕埋记忆,谁将正史祭先贤?



 蝶恋花·庄洪墓 


   曼蒙山岗难觅路,乱草丛中,寂寞林间墓。何事韶华独止步,南疆却作长眠处?


  志在橡胶林遍布,热血当年,铁臂开山斧。伐木难防藤挂树,他乡客死魂谁顾?


   诗词的结尾都是问号。这是在问苍天吗?苍天无语。 


   漫步橡胶林间,刘平突然意识到:青春早已经远去,事业也即将临近终点,退休近在眼前。我们这一辈,还能做点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呢?我们除了对历史的记忆,还有什么值得永恒流传的东西呢? 


   不是吗?能够回答知青历史的,只有我们自己。 



《勐远岁月》 




   回来以后,他开始收集有关勐远农场知青的回忆文章、照片和各类资料。打算整理成册。做一本属于勐远农场知青自己的历史。 


   这个想法,得到了原勐远农场的上海、北京、重庆知青们的 积极支持,甚至远在澳洲的原勐远农场上海女知青、诗人萧洛,也特意回国给予了帮助,还为该书设计了封面。大家给了刘平许多鼓励和帮助,使他十分感动。 


   我曾问刘平:为何如此执着? 


   刘平回答:一是对历史文化的爱好;二是觉得还原历史真相,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据我了解,在他的内心深处,铭刻着那些“政治运动”的颠倒黑白;那些“政治挂帅”的阉割历史,以及毁灭中华文明给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文革”。


    他遗传了父亲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崇敬鲁迅先生的傲骨;憎 恶“假、大、空” 的官场恶习;崇尚实事求是的历史观。把知青的真实历史记录下来, 留给后人, 有所启迪, 那不仅是一种个人爱好,更是一份责任担当。 


   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刘平负责编辑的《勐远岁月》两本书终于先后完成。其中《勐远岁月——知青记忆中的西双版纳》是碎片化的个人经历。主要是根据原勐远农场知青以及个别老职工子弟所撰写的回忆文章汇编而成。这本书和大多数知青回忆类书籍一样,记载了知青们的当年所见,记录了他们从历史中走过来的的感受。 


   《勐远岁月——西双版纳的知青历史》是笼统化的整体描述。全书根据原勐远农场知青、老职工们的回忆以及保存的资料,经过整理、筛选汇编而成。全书共分为五个章节。将整个勐远农场 1032 名上海、北京、重庆知青的来龙去脉,基本信息,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并得出若干统计分析结论。为后人研究西双版纳农垦的知青历史,提供了一份详实的历史资料。 


   两本书加在一起:碎片化的个人经历+笼统化的整体描述=合成出一份文革期间中国云南农垦知青历史的抽样调查标本。 



《勐远岁月》两本书 


   刘平告诉我:前一本书不难,后一本书真是不易。 


   为了搞清楚来自上海、北京和重庆先后十批,总共 1032 名知青的“来龙去脉”,做到详尽阐述,疏而不漏。不知花费了多少精力。 


   需要调查的内容有:知青们的姓名、性别、学历、何年何月何日启程离开所 在城市、何年何月何日到达农场、在农场期间的组织调动情况、同名同姓知青的说明、各个连队的生活状况、住什么房子、吃什么伙食、工资待遇、劳作内容、作息时间、各工种介绍、探亲路线、各个连队的地理位置、在农场去世知青的死因、埋葬于何处、大返城后留在农场知青的姓名、人数、留下的原因、知青的婚姻状况……。 


《勐远岁月》完成以后,刘平填词一首,以表欣慰。


 念奴娇 


编《勐远岁月》有感 


胶林绿树,路遥遥,无量群山南麓。过往人生多少事?已是烟波云雾。遍访 知青,集成书卷,汇作青春赋。蹉跎岁月,湮灭多少人物。


 同学勐远当年,陋室简屋,汗洒丛林处。露宿风餐熬日月,拓垦群山峡谷。 故地重游,胶林遍布,峭壁仍飞瀑。是非功过,谁能公正评诉? 


   刘平对于个人名利看得很淡。勐远农场的知青们一致要求刘平署名为主编,但是,刘平坚持不肯。他认为,尽管自己做了一些牵头和汇总的工作,但是,这两本书终究是靠大家的共同回忆整理出来的。因此,还是以“集体汇编”为好。 


   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收藏了这一套书,副秘书长方韧对《勐远岁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她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所有研究知青历史资料的书刊中,所见到过的对于一个农垦建制营(分场级别)的知青历史资料整理的最为详实、最为完整的一本书。 




更大目标 


   退休以后,刘平加入了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并和我们一起参与了《上海知青在云南老照片集》的编纂工作。他认真的态度,严谨的思路,都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刘平不爱游山玩水,更是从未出国旅游。但是,为了整理知青在云南的历史资料,自2011年以来,他不仅在上海广泛收集史料,还多次赴重庆、北京向知青朋友们征集资料,并且先后四次赴云南省进行调查核实。得到了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农垦总局领导以及多个地、州、县档案馆的帮助。



《上海知青在云南老照片集》部分编委合影 

左起:刘平、诸炳兴(作者)、郑云霞、修晓林。 


   据我所知,刘平正在向着更大的目标前进。目前他正在编写整个上海知青在 云南的大历史。好像书的题目是《上海知青在云南历史考略》。全书将详述大约 五万七千名上海知青在文革期间上山下乡赴云南的历史背景、插队落户分布、国营农垦建制、典型人物、重大事件等。 


2017年刘平在上海知青历史文化研讨会上发言


   刘平曾经对我说,他打算用五到六年的时间,在广泛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能够写出一部“既要真实,又要好看”的上海知青在云南上山下乡的完整史料。


   写完此稿,我如释重负,心旷神怡。拉开窗帘,推窗远望,顿时,旭日东升,雾渐渐退去,楼下行人、汽车、街景都清晰且真实的呈现在了眼前。再看那远方,透过消散着白雾的高楼,时隐时现,显得神秘而秀美。挡不住我对刘平的真诚敬仰。我煮了一壶南糯山普洱茶,热气腾腾,整个书房散发着茶香,真谓“无所不可又事事可心”……


   我屈指一算时间,刘平的《上海知青在云南历史考略》一书。可能至少要等到 2022 年吧。 


   作为朋友,我衷心地祝愿他早日实现。


   作为云南知青,在此,我向刘平鞠躬致敬! 


于上海虹桥晶典苑 


2018 年 12 月16日



  

作者简介


诸炳兴,上海老知青,曾上山下乡到云南农垦西双版纳景洪农场,先在基层劳动,后调场机关工作。他目前是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正在撰写有关知青文化历史文稿。





作者作品荐读




【知青缘 版纳情】景洪农场七分场知青大聚会(诸炳兴)

我为赵凡先生画像(诸炳兴)

中国旗袍走进红场(诸炳兴)

【 照片背后的故事】  端着脸盆吃饭(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有酒还要下酒菜(诸炳兴)

从黑土地走来的女博士——记国家发改委特聘专家徐保满(上)

从黑土地走来的女博士——记国家发改委特聘专家徐保满(中)

从黑土地走来的女博士——记国家发改委特聘专家徐保满(下)

弟弟找哥泪花流(续篇)-----父亲在儿子追悼会上的备忘录(诸炳兴)

【重发】心灵的告白(诸炳兴)

【弟弟找哥泪花流】一位弟弟寻找已故知青哥哥的真实故事(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探望知青战友“老反”(诸炳兴)

有一位美丽的"大姐大"——教授作家王晓玉印象(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 我帮王丹凤带白糖(诸炳兴)

渴望远行 ——作家刘晓航(诸炳兴)

让英雄赞歌再次响起   ——怀念岳父(诸炳兴)

金山绽放的奇葩——从版纳胶林走来的画家顾世雄(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灯的启迪(上集)(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灯的启迪(中集)(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灯的启迪(下集)(诸炳兴)

【海上桂林---下龙湾】越南之行 (一)(诸炳兴)

【戴绿帽子是越南男人的骄傲】越南之行 (二)(诸炳兴)

【越南女性的“穿“---旗袍】越南之行 (三)(诸炳兴)

美国之行(一)(诸炳兴)

美国之行(二)(诸炳兴)

知青情怀 倾心桃李---记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孙澄(诸炳兴)(更新)

知青情怀  倾心桃李---记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孙澄(诸炳兴)

第四次见面----她躺在花丛中(诸炳兴)

我要休息了……(诸炳兴)

情系锅里——父亲留下的那口锅(上)(诸炳兴)

情系锅里——父亲留下的那口锅(下)(诸炳兴)

知青 编辑 作家 ——修晓林(1--3)(诸炳兴)

知青 编辑 作家 ——修晓林(4--6)(诸炳兴)

知青 编辑 作家 ——修晓林(7---10)(诸炳兴)

女儿接受了WGSN集团的独家采访(诸炳兴)

我与《西双版纳报》分别三十年(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调工资(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照相情(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我驾手扶拖拉机(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记献血(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借单车(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悼连长(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记献血(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我的狗取名叫"赛虎"(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流沙河之情(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扛棺材(诸炳兴)

阿克人与古树茶——阿克古茶探密(诸炳兴)

初上九华山(诸炳兴)

吃在版納(诸炳兴)

【我当知青的那些事】买汽车(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喝喜酒(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南联山兵团之情---(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放电影(诸炳兴)

定格在青春  成功在于始---云南知青老照片征集前奏曲(诸炳兴)

冬天里的一把火(诸炳兴)

【冬天里的一把火】《文学的生命—我和我的作家朋友》修订版金鸡报晓迎新签售活动(诸炳兴)

四十年后又见阿城(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救命的人参(诸炳兴)

来自西双版纳罗司令的——新年礼物(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她在返城前夕离去--(诸炳兴)

真实的记载    亲身的经历 ——原重庆赴云南知青李长寿的长篇纪实《在命运的博击中突围》在沪签售(诸炳兴)

西双版纳情缘未了,高铁首发助我圆梦(诸炳兴)

《让我听懂你的语言》——作曲家刀洪勇(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看打架(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吃病猪肉(诸炳兴)

基诺族的恩人——毛泽东(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画像(诸炳兴)

【我当知青哪些事】鱼偷了,猪又去哪儿了?(上)(诸炳兴)

【我当知青哪些事】鱼偷了,猪又去哪儿了?(下)(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怀念"小队长"-(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夹皮沟里的弃婴(上)(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夹皮沟里的弃婴(中)(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夹皮沟里的弃婴(下)(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我帮王丹凤带白糖(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他偷了毛主席花圈上的花(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古榕树与吊巢鸟(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荔枝树之情(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吃蚂蚁(诸炳兴)

【知青二代】羊年女儿的新起航(诸炳兴)

知青情缘溶丹青(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一条带"政治"的鱼-(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阿妹堕胎记(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学骑马(诸炳兴)

【知青家园遇克家】最“知名”的上海知青朱克家(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南联山的半夜枪声(诸炳兴)

西双版纳人民记忆的符号------记景洪街上的雕塑(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西双版纳象脚鼓响起的时候(诸炳兴)

【版纳往事】胶林的“小民工”(1)(诸炳兴)

【版纳往事】胶林的“小民工”(2)(诸炳兴)

【版纳往事】胶林的“小民工”(3)(诸炳兴)

【版纳往事】胶林的“小民工”(4)(诸炳兴)

【版纳往事】胶林的“小民工”(5)(诸炳兴)

【版纳往事】胶林的“小民工”(6)(诸炳兴)

胶林的“小民工”(7)(诸炳兴)

上海本地人的----粥(诸炳兴)

在西双版纳拍摄的以秦怡主演的电影《摩雅傣》的原型(诸炳兴)

那夜,我不敢哭!(诸炳兴)

心灵的告白(诸炳兴)

40年后的母女拥抱!——女儿,你在哪里?(诸炳兴)

知青---军人---作家------记"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诸炳兴)

水...水! 水、水、水...水!!---版纳勐海插队与农场知青首次聚会(诸炳兴)

西双版纳的"知青寒酸饭(诸炳兴)

流沙河畔的故事(1)(诸炳兴)

流沙河畔的故事(2)(诸炳兴)

流沙河畔的故事(3)(诸炳兴)

流沙河畔的故事(4)(诸炳兴)

流沙河畔的故事(5)(6)(诸炳兴)

流沙河畔的故事(7)(诸炳兴)

流沙河畔的故事(8)(诸炳兴)

流沙河畔的故事(9)(10)(诸炳兴)

流沙河畔的故事(11)(12)(13)【一场离奇的婚变】(诸炳兴)

流沙河畔的故事(14)(15)【阿慧的冷暖人生】(诸炳兴)

流沙河畔的故事(16)(17)(18)(19)(20) 【“表妹”的坎坷人生路】(诸炳兴)

流沙河畔的故事(21)【“表妹”的坎坷人生路 (6)(全集共6节完)】(诸炳兴)

一位文学编辑与91位作家  一部中国文坛的珍贵史料(诸炳兴)

沙英不是"孽债"(诸炳兴)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知青刘平 (诸炳兴 )

作者:诸炳兴 知青情缘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